隆县人,自1979年至1981年期间,在我校计统专业学习期满,准予毕业。(学制两年,成绩合格)
此证
秦皇岛煤炭财经学校
1981年7月22日
《毕业证书》落款处盖着鲜红的学校公章,右下方一寸免冠照片上压着钢印。
《毕业证书》虽然很轻,但山娃感到很沉重,她证明了山娃从此以后,再也不是农民了。他终于从大山里走出来了,成为了非农业户口的国家干部。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在阳光明媚的中午,计统792班的全体同学和校领导、专业科领导、所有教过同学们的老师,在学校大门口,拍照合影留念。
忙碌的毕业分配开始了,在7月23日专业科公布了分配方案:计统78和79届共计有四个班,毕业生200人。分配方案如下:
有3个外省指标,要去内蒙古伊敏河煤田基地;
有3个留校指标,其中计统78届两名,(一名学生干事,一名图书管理员。)计统79届一名(学生干事);
有1个市内指标,秦皇岛市第五中学(定向特招一名);
其余193个指标,被分配在开滦矿务局55人、邯郸矿务局35人、峰峰矿务局30人、张家口矿务局20人、石家庄井陉矿务局20人、邢台矿务局30人、兴隆矿务局3人。
兴隆矿务局委培生4人全部返回原矿务局安排工作。
分配方案公布以后,山娃的班主任李和老师,第一时间就让山娃填报了分配留校的志愿表。等到7月28日,经计统专业科申报,校领导分配领导小组审批,最终确定了山娃被留校了。当李老师告诉他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时,山娃激动地失声痛哭起来。他终于盼来了人生转折这一天,人生飞跃的这一天。他又一次拍电报告诉了父亲,“学校已确定留校。”
7月29日,山娃正式接到了校人事办公室的通知,去办理报到手续,办理了工作证。又去总务科办理了非农业粮本。
7月30日,山娃被校后勤处领导,安排在教职员工的单身宿舍,和77届物供专业留校生张华老师合住在了一个宿舍。张华比山娃大一岁,高高的个子,留着分头,浓眉大眼,英俊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