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助关羽永镇山河 > 第442章(1/2)
    做决定的过程才是最纠结的,做出决定之后反而用不着再纠结了,这群受周老三影响,决定留下的士兵像终于了却心事似的,起身勾肩搭背,满脸轻松的回营睡觉。

    可怜的周老三却被沈翊抓了壮丁,在各屯不断充当演讲员,给将士们做起了思想工作。

    与此同时,新上任的主将吴越也在积极动员,坐在将士们中间说了半天,最后总结道:“咱们都是从吴军之中过来的,吴军什么德行大伙都清楚,在吴军的时候,军中的好事全是那群将领亲兵的,脏活累活全是咱们大头兵的,每次遇到危险都先让咱们冲,冲完之后将领亲兵再上去捡便宜,咱们因此死了多少兄弟?”

    “就拿逍遥津来说吧,当时我在徐盛麾下担任校尉,我麾下一名曲长因掩护徐盛撤退战死,事后我去找徐盛索要抚恤,你们猜怎么着,抚恤金被徐盛的亲兵给领了,那特么是我兄弟用命换来的钱呐,没这笔钱让我兄弟的妻儿老小怎么活?”

    “我去跟徐盛理论,结果你们猜怎么着,我被打了二十军棍,伤还没好便被连降数级贬为屯长,你们说这特么的公平吗?”

    “关将军说了,这次去留全凭自愿,你们走不走我无所谓,但我是肯定要留下的,这次我定要在战场上跟徐盛较个高低,让他知道什么叫匹夫一怒血溅五步,让他知道出身再卑微的人也是有怒火的,我的怒火他姓徐的未必承受得住。”

    吴军是部曲制,部曲又是以血脉为纽带联系起来的,主将的亲兵几乎都是主将的同族亲人。

    这种制度好坏参半,好处是同族用起来让主将放心,主将的胜败又直接关乎部曲的根本利益,所以关键时刻部曲是会为主将拼命的。

    坏处是血脉联系起来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士兵跟主将部曲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这就等于将非部曲士兵排挤在外,人为制造了军中分化。

    另外主将部曲几乎都是士族子弟,行事嚣张跋扈,打骂士兵乃是常态,对此主将也不好责罚,那毕竟是自己的同族兄弟啊,处罚的狠了回去会被族人数落的,况且关键时刻还得靠这群族人拼命呢,哪敢得罪的太狠?

    所以对于部曲的胡作非为,很多时候主将都会选择睁只眼闭只眼放任不管。

    放任就等于纵容,让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