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然带着自己的那帮学生们开始进行基础化学的学习时,姚广孝也制定出了一份收地的政策。
姚广孝深刻的知道如今大明迁都计划一出,已经引得百官的不满。
现如今如果再使用一些强硬的手段,很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分歧和矛盾甚至会引发一些政变。
所以在制定这份收地的政策时,他考虑到了很多方面,其中就不再激化百官的不满情绪。
他所制定的方案就是,按照州府县三级进行土地的收拢,先是将一些贫瘠的土地给收归朝廷。
这也是周然在信中提到的一种方案,而周然在信中说过这些贫瘠的土地,将来也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变成沃土。
而现在把这些贫瘠的土地收归到朝廷所有,就免得日后被治理成沃土后会被一些官员和当地的富绅给强占。
虽然他不知道周然是打算用什么样的方法将这些贫瘠的土地变成沃土,但他相信周然的能力。
其次,在这方案当中也提及到了这些,土地倒是会给一些没有地种的农民去种植。
而到时候这些农民种植的地块所有收获归朝廷所有。
而农民则是能够获得一笔粮食和工钱。
就变相的让农民给朝廷打工,而非当地的地主、富绅或者是官员。
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地治理各地的流民,一方面减轻农民的生活压力,另一方面也能保证朝廷的粮仓。
尤其是只要是爆发了各种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或者是绝收,对农民的影响也不是很大,由朝廷单方面承担。
而这样朝廷就可以将部署在各个地区当中的粮仓里的粮食分给农民,直接解决灾害的问题。
除此之外,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收粮保护政策。
比如在朝廷安排一批官员,每年到各个州府县去调查粮食产量问题,以及收粮,防止被当地的官员贪污。
之前也发生过官员勾结的方案,所以在此基础上,这批官员一共分为几波,一年进行三到五次的走访摸底,随机抽取探寻的地区。
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防止地区官员与朝廷官员相互勾结的可能性,而且也能保证粮仓的安全问题。
这一份政策可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