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近四十年,却屡屡被罢免。
却从未放弃过北伐之宏远。
可没有想到,后世对他的评价,竟全是骂名?
这让他如何接受?
林凡弯腰把地上的长剑拾起,脸上的神情逐渐变得柔和,口中颂道: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南侵,辛聚集两千人,加入耿京起义军,任掌书记。”
“绍兴三十二年,辛率五十人袭击万人的金营,生擒贼人,回返建康。”
“二十五岁,任江阴签判,因所著《美芹十论》、《九议》广为传诵,且治理荒政、整顿治安颇有见树,官拜从四品龙图阁待制。”
“淳熙七年,罢免,后寄情于山水。”
“庆元四年,授主管冲佑观之职,嘉泰三年,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
“后又遭弹劾,再遭辞免。”
一旁,辛弃疾摇头苦笑,似乎也陷入了回忆当中,神情委顿的听着,脸色黯然。
“少年时英姿勃发,与万军中来去自如,生擒张安国,英姿勃发,堪称万人敌,实乃当世人杰。”
“所著词作,更是豪放不羁,发扬光大苏词之奔放,将之蕴于哲理,友情、爱情、田园山水、民俗风情、日常生活,居士笔下,无物不可词,风格雄伟有之,婉媚兼具,堪称词中之龙!”
林凡的声音逐渐高亢,说到这里的时候,扭头目光灼灼的看向辛弃疾:
“你,是被写进我华夏后世教科书的人物。”
“区区词作,又何堪大用?”辛弃疾摇头,浑然没把这点微末成就放在心上。
他抬头看向书房正中的墙壁,那里挂着一副字帖。
看到这幅字帖,辛弃疾自嘲的笑了笑,:
“确如你刚才所说,我这一生刚愎自用,听不进他人劝谏,考亭先生亦曾赠我克己复礼之劝导,可我却……”
林凡双手把长剑呈递到辛弃疾面前,再次淡淡开口道:
“开禧三年秋,起用辛为枢密都承旨……”
话未说完,辛弃疾眼中便蓦然亮起了一道精芒,抬手一把握住了林凡递过来的长剑,神情紧张的道:
“你说什么?枢密都承旨?朝廷这是要用我挥师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