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眼中闪烁着激动,转身指向一台巨大而独特的设备:“这就是我们精心打造的‘红星扰频风暴系统’。”
林耀东好奇看去,瞬间一台出现在他眼里。
设备一人多高,长方体形状,表面布满指示灯和密集的接口。
仅看外观,说实话,还真看不出有哪些奇特的地方。
就是更加复杂一些……
“红星扰频风暴系统”是融合众多前沿科技的结晶,其诞生凝聚着各国科研人员无数的心血。”
“当然,最离不开的,是林大将极具前瞻性的指导方向。”临了,谢尔盖又追加一句。
闻言,林耀东不禁哑然失笑。
这个谢尔盖能当上研发中心总设计师,是凭嘴得来的吧?
“传统的电子干扰设备缺陷明显。”
“它们仅能干扰单一或有限的几个频段,现在还好,如果等将来面对敌方日益复杂多样的电子设备时,就会显得捉襟见肘。”
“对于反辐射导弹根本没有任何抵抗之力。”
“但是,根据林大将提供的研究方向和对米国电子战发展趋势(米国研发方向),我们敏锐察觉问题。”
林耀东也没提出什么太强的意见,只是根据后世电子战技术发展趋势简单给出一个数字化转型的方向。
如数字射频存储设备,可对复杂电磁信号进行快速存储、处理和复制,实现更精准的干扰和欺骗。
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电子战系统能够对敌方的通信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快速识别出敌方的通信频率、编码方式等信息。
如多频道、多功能系统,电子侦察卫星、预警机等等。
他本身就是电子战技术小白,最多知道后世研发方向而已。
通信化、雷达化、功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谢尔盖教授引领林耀东走到设备前,打开一个舱盖,内部错综复杂的线路和芯片展露无遗。
“林大将,您看,这是我们的频率扫描模块。”教授声音中满是自豪。
“此模块乃整个系统的核心之一,能在微秒间完成全频段扫描。”
“传统扫描技术速度迟缓,难以捕捉敌方电子设备频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