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辐射导弹都逃不过红星扰频风暴系统的监测。”
“只要发现反辐射导弹我们就可以发射与目标雷达信号相似但带有错误信息的信号,误导反辐射导弹偏离目标。”
闻言,林耀东诧异的看向谢尔盖:“如果是常规导弹呢?”
“能不能制造虚假信号,引导飞往我们想要的它抵达的目标进行打击?”
“应该可以!”谢尔盖眼睛一亮,又激动了。
“不过这需要进行大量实验。”谢尔盖一边说着,一边取出纸笔开始记录起来。
林耀东打眼一看,鬼画符,完全看不懂。
“当红星扰频风暴系统检测到导弹信号,提前发布和攻击频率相似的虚假信号源来引导导弹偏离原有轨迹是可行的。”谢尔盖一边写着,一边回答林耀东的问题。
“利用虚假信号源引导导弹偏离原有轨迹的技术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就开始出现雏形。”
“在‘大黄蜂’计划中,大英人试验的brakee雷达波束骑乘防空导弹采用了波束骑乘方案,这是早期利用目标跟踪雷达波束充当制导波束将导弹引导至目标的尝试,也是最早的利用类似原理引导导弹的实践。”
“而较为成熟的干扰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开始逐步应用,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产生和发射虚假信号源成为可能,主要应用于对抗雷达制导导弹和干扰敌方雷达系统等方面。”
“但是,这只是理论中。”克留科夫笑着从林耀东身后解释道。
“去年,米国在以色列部署的“爱国者”地空导弹系统进行了首枚箭-1型反导导弹的试射,并未成功进行目标拦截。”
“但是,他们不能,我们不一定不行,因为红星扰频风暴系统是现今最先进的系统。”
“接下来的时间只要进行重复模拟实验,一定可以!”谢尔盖说出这句话时,充满自信。
“麻烦谢尔盖教授了。”林耀东笑着点点头。
“继续完善一下系统,装备到我的十五架白天鹅上。”
“再升级一下反辐射导弹,争取做到影响周围100米以上。”
联盟的反辐射导弹影响范围只有20米左右,上次能够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