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只有5000多家。
而上市的4000家军工企业,全部参与进军备生产之中。
小到螺丝螺母,大到航空母舰,都在这庞大的生产体系中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
随着大量军工企业上市,联盟的资金如潮水般涌入,不仅让生产规模呈指数级扩张,还推动了技术研发的加速迭代。
各个生产车间灯火通明,工人们三班倒坚守岗位,生产线上的机械臂精准而高效地运作着。
那些原本只在图纸上的新型武器装备,如今以惊人的速度变为现实。
在坦克组装车间,全新一代主战坦克的武装效率大幅提升,原本一个月仅能产出数十辆,现在凭借流水线作业和充足的资金支持,每月产量飙升至数百辆。
与此同时,联盟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高层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军工合作事宜。
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各国代表对联盟提供的先进武器装备望眼欲穿。
经过多轮谈判,初步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不仅确定了首批武器装备的供应清单,还规划了长期的技术合作与联合研发项目。
在社会主义国家市场上,联盟的军工产品一经推出便引一片哗然。
曾经有钱都买不到的军备,现在却被明码标价。
特别是苏—27这种重型战斗机,电子侦察机,t—80主战坦克,看的他们眼花缭乱。
也瞬间,开启买买买的时代,也间接构建一个造不如买的时代。
特别是岛国,当他们看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舰,他们哪还管多少钱?
买!买!买!
戈、叶、鲍里斯和雷日科夫等人也没有闲着,根据林耀东提出的策略,组建了专门的评估小组。
对每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军事需求以及地缘政治因素进行细致分析,从而精准确定武器的售卖数量和价格。
价格虽然是明码标价,可岛国这种缺海军的国家,翻个一倍不过分吧?
对于内陆国家,主战坦克贵一点,很合理吧?
随着军工产业的蓬勃发展,联盟各大加盟国也乐的合不拢嘴。
他们承接了部分军工产品的零部件生产任务,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