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 第235章 古有千乘之国,大汉欲兴千乘之家(3/4)

    “杜景。”

    陈桐笑着问道:“你可是在公羊学了多年,莫要说没看出策论之题的真相!”

    “问政百业。”

    “同样,问政百姓之未来。”

    “可惜,某无能制国之大政。”

    “不过某写了南中,以及南中之民的策论。”

    “大汉天子治下,焉能假其爵禄,宠之以名号。”

    杜景摇了摇头,攥拳道:“这些部族恃宠而骄,雄踞州郡,擅杀汉吏,以部族统辖一地,某以为当夷部族首领之名,改为大汉流官治理,所谓瘴气难治,可遣人伐木去林,开山通路,以工坊而兴城建,若陛下采纳此政,某亦中榜参与殿试,未来必定请命南中之职,为陛下除弊政,兴民事!”

    “差不多。”

    陈桐抬手捶了捶杜景的胸膛,笑道:“只是,某写了一国之政。”

    “说说。”

    杜景伸手揽着陈桐的脖子,调侃道:“某可是听说了,陛下特遣许尉丞去了豫州找你,可是有希望中得状元?”

    “难说。”

    陈桐转头看向陈宫,以及其他士人。

    他与杜景,以及公羊学子,多为贫苦之家的子嗣。

    类他们这样的人,在大汉行至最高莫不过君侯陈槐,以及曾经的亚奴陈重。

    此次,天子开龙门,令百姓子嗣与士绅郡望之子同争官位,孰胜孰败还未可知。

    这些士人有长处,便是博学多闻。

    他们同样有长处,便是早年受公羊学宫熏陶,更能理解刘牧的心思。

    “公士。”

    陈宫笑着作揖,道:“见过这位先生。”

    陈桐作揖还礼道:“公台先生。”

    “见过先生。”

    杜景作揖还礼,朝着陈桐打了个招呼,走向公羊书阁。

    “策论。”

    “你们很熟吗?”

    陈宫缓步而行,蹙眉询问道。

    “还算可以。”

    陈桐笑了笑,说道:“公羊学宫初设之时,陛下每年都会亲定课业,第一年的启蒙课业名为仿写,仿写的便是过秦论,次年便开始设各种课题,但很少涉及策论,而是另外一种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