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 第276章 蹋顿之悔,大汉的儒风何在?(2/4)
    “大汉天子却是难以逾越的神山,令人敬畏而又痛恨!”

    蹋顿望着远处的大汉王师,神情复杂无比。

    “你不是汉人。”

    “更不了解大汉的天子。”

    “祖宗之土,岂能割让予人。”

    阎柔从地上抽起锋矛,叹道:“有汉人可以为你所用,自有汉人为守护家国而马革裹尸,大汉的天子但执兵锋,必行开疆拓土之事,乌桓族弱根本承受不起征讨,是你自己将一族带上了绝路。”

    “那你呢?”

    “还有你们这些汉人呢?”

    蹋顿看向阎柔,又转头瞥了眼整军备甲的汉人。

    “没选择。”

    “我们被你们寇抄而来。”

    阎柔扬起锋矛,自嘲道:“在天子眼中,我们将大汉的学识赋予你们乌桓,便代表背弃了大汉;当我们与你们互相联姻,便代表赤山才是我们的家。”

    “大汉的天子。”

    “不都是心怀仁义吗?”

    “我们可以内附,臣服,为何他不要。”

    蹋顿眸子狰狞,悔恨听从袁绍说客,断去与大汉的互市之盟,掺和大汉的内部战争,又痛恨刘牧不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

    先礼后兵何在?大汉的儒风何在?为何只遣王师来伐啊!

    “你会明白的。”

    阎柔回了一句,便不再说话。

    大汉历代的天子,向来冰冷无情。

    之所以能容百蛮内附,并且行和亲之事,只是国力不足,为政治妥协而已,并非真的接纳百蛮成为大汉的子民。

    实则,鲜卑,乌桓寇掠边疆之仇,一笔一字的记着。

    这一朝的汉天子,就是为了血仇而生,为了中兴大汉而存在。

    刘牧可以给乌桓一次签订互市之盟的机会,一旦背弃行不臣事,将再无受王化的可能。

    远处。

    大汉阵地。

    张杨咀嚼着肉干,嗤笑道:“乌桓还真是天真,竟然真的整饬军卒,准备与我们决一死战。”

    “杀呗。”

    “浪费许多时间了。”

    王戎淡笑道:“若不是收到斥候消息,知道鲜卑有人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