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
宋晨飞脑袋中总是盘悬着平阳王临走时说的那句话,“修建大黄河巨桥这潭水深不可测,可绝非仅仅一座桥这般简单?”
不行,这样想得不出什么结果的。
对了。
他肯定知道什么。
宋晨飞立刻去找国师。
国师府中。
国师与宋晨飞相对而坐,两人桌案前,摆放着的是上乘的茶水。
“你是为大黄河巨桥而来的吧?”
工匠之人,向来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国师开门见山地说道。
“国师,既然您都挑明了,那我也就不再隐瞒了。没错,我正是为大黄河巨桥而来。”
宋晨飞紧盯着对方,“平阳王告诉我,修建大黄河巨桥绝非一座桥这般简单,这是为何?”
国师长叹一口气:“他所言不虚,修建大黄河巨桥的确远非一座桥那么单纯。这不单单是工程上的艰巨挑战,更是现实利益层面的重重困境。”
顿了顿,国师接着道:“我曾尝试修建了三次大黄河巨桥,其间遭遇了不知多少艰难险阻。其中至少三分之二,并非源自工程本身,而是人为所致。”
“第一次修建,便遭遇蓄意破坏。”
“第二次修建,就出现质量问题。”
“第三次修建,无数百姓前来阻扰,说修建大黄河巨桥会破坏风水。”
“尽管三次都被大黄河的洪水冲毁,但是这其中有多少人为因素推波助澜,我也难以尽知。比如第三次修建大黄河巨桥,明明并非雨季,上游却有滔天洪水倾泄而下,致使刚刚建起的一截桥梁瞬间被冲垮。”
这些话蕴含的信息量极为庞大。
宋晨飞思绪翻飞,瞬间明白了许多:“难道就有如此众多之人不想看见大黄河巨桥建成吗?要知道,一旦大黄河巨桥建成,将会带来极为庞大的商业利益,他们当中很多人都会受益的。”
国师点头道:“这一点,我深表赞同,但是我想要阐明的是,会有更多的人利益受损。在原本的利益格局下,前往东西两地,都需绕极远的路途,不仅我国如此,其他地方亦复如是。”
“因而,催生了诸多利益,比如西岭茶,原产地不过半两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