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报刊社 > 第113章 看的是五步(1/3)
    深圳一行,让张峰大开眼界。他为特区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惊叹,为火热的改革浪潮而激情澎湃。相比较海明太闭塞了,太沉闷了。

    难怪古人云,要读万卷书的同时,也要行万里路。

    过去不理解,现在他理解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张峰深圳一行不到一周时间,家里发生了很多事情。

    其中最重要的是,省体委关于二三线单位创收会议终于召开,红头文件也下发了。明确规定,这些单位必须成立“三产”创收,而且做为一把手的责任制落实下来。

    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有惩处,那叫一个严格。

    报刊社也召开了专题会议。社长刘雯,总编熊松,副总编王诗文,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沙成河以及即将调走的孙明出席了会议。

    刘雯传达了体委的指示精神。“同志们,大家议议吧。咱们报刊社,安排谁来做这个创收公司的负责人?”

    老话说,钱难挣屎难吃。尤其是体制内的人,吃惯了大锅饭,过惯了坐享其成的生活。第一他们没那个观念,其次认为挣钱是个苦役。

    相当于古代的发配充军。都考虑把这个苦差事,安排到哪个倒霉蛋头上。

    大家一来一去,竟然挑不出一个人。有人提议苏小丁,有人摇头。沙成河说,他太不靠谱了。成天鬼影不见一个,你们能放心吗?

    最后议来议去,焦点落到了张峰的头上。

    “这个同志如果挑头做这项工作,倒是个最佳人选。可据我了解,人家的志向是画画,不在生意上。”

    又是沙成河表态。自从他提拔为秘书长,人变了。不再愤世嫉俗,众醉独醒了

    充满了正能量。

    最后的焦点是哪位领导去做张峰的思想工作?显然王诗夫,沙成河人微言轻,级别资历不够。熊总编推说刚来,不了解情况,孙明又说他即将调走。结果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只好由刘雯来完成。

    这天下午,张峰骑着二手破车去了【尔雅书屋】,因为苏小丁的货到了。

    吴非希望他过来一下,商量一下彩电冰箱咋个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