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院主喘气愈重,叶辰澜便将脚步放缓。
“我那位朋友说,这个姓刘的,在玢州闹出一桩丑闻来,和人家深宅大院里的夫人纠缠不清,被主家赶了出来,还说徐闻昔日在秦府也有一些风言风语,但没有实证的,而且先相国还推荐徐闻去了别处任职,想来不是真的。”
院主停下脚步,道:“若说徐闻有什么反常的,也就只有这一桩传言,后来秦家姑娘嫁入了平靖侯府,也常来书院,但都是正经交往,所以我想着,大概也是以讹传讹。”
“既然不是院主胡诌,为何不愿当着陈大人的面说?”
老院主沉吟许久,走到环山楼一处僻静处,方道:“陈大人,是从凌霜书院考取的进士。”
叶辰澜点点头,这是人尽皆知的事,于是他奇道:“那不是应该与院主更加亲近吗?”
”的确是更加亲近的,可是世子也应该知道,就是因为亲近才知道得更多。”
凌霜书院的学子不是名门显贵,家中也都是没有功名的白身,便是有钱,地位也不高,在官场上,无家族倚靠,更是无人提携。
于是,这些学子就迫切地想要投靠一些权贵势力,从而在考中之后,才不至于去坐冷板凳,未来升迁有望。
与此同时,京中权贵亦需要结党巩固自己的势力,两边算是瞌睡遇到枕头,一拍即合。
“世上哪有那么多有风骨之人,多都是蝇营狗苟之辈,京里那么多书院,凌霜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反而被这么多人捐钱捐物,也有这个原因在,助学之事都是内眷打理,旁人自然也想不到是结党营私,所以每次科考之时,那些大热的学子,其实早就被人预定好了。”
“可主考官未定,怎定师承?”
“世子,你的出身自然决定着别人只需要攀附你,而你却不懂攀附一道,若是有更大的势力能助你平步青云,那老师也是可以出卖的。”
“陈林投靠的是谁?”
“林太常。”
什么?
这是一个叶辰澜想破头也不可能想到的人。
林太常?林太后的弟弟,唐王殿下的盟友?
“林太常认下了温侯的庶女做义女,原本应该是两府极好的,那么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