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各种商品应有尽有。酒肆茶楼里,人们谈天说地,热闹非凡。
与此同时,刘邦也开始着手处理政务,稳定朝廷局势,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安抚百姓,奖励功臣,巩固新生的汉室江山。
汉高祖刘邦龙袍加身,端坐于未央宫正殿之上。殿内金碧辉煌,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龙涎香,弥漫着整座大殿。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气氛庄严肃穆。陈平出列,躬身施礼:“陛下,异姓诸侯王如今势力日渐壮大,恐尾大不掉,威胁我大汉江山社稷啊!”
刘邦闻言,浓眉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殿内一时寂静无声,落针可闻。半晌,刘邦沉声道:“此事确需谨慎对待,容朕三思。”说罢,他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窗外巍峨的长安城,陷入沉思。
几日后,未央宫偏殿内,刘邦召集萧何、张良、陈平等几位心腹大臣,商议削藩之事。刘邦将陈平的担忧和自己的顾虑和盘托出,众人各抒己见,殿内一时争论不休。最终,刘邦采纳了陈平“逐步削弱,分而化之”的策略,开始着手布置削藩计划,一道道圣旨从长安城发出,飞向各地诸侯王国。
林云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不禁想起了秦朝因分封不当而迅速覆灭的教训。他深知,中央集权对于一个统一王朝的重要性。于是,他求见刘邦。
在御书房中,刘邦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奏折中。见林云求见,他放下手中的笔,示意林云上前。“爱卿有何事?”
林云拱手道:“陛下,如今国事初定,百废待兴,除了削藩加强中央集权之外,文化教育也不可忽视啊!”
刘邦抬起头,目光炯炯地望着林云:“哦?爱卿有何高见?”
林云侃侃而谈:“秦朝焚书坑儒,致使文化典籍散失,人才凋零,此乃秦朝速亡的原因之一。如今我大汉王朝初立,更应吸取前朝教训,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微臣建议,陛下应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散落的典籍,同时设立学府,广招贤才,为我大汉培养治国安邦之栋梁。”
刘邦听后,深以为然,连连点头道:“爱卿所言极是!朕这就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书籍,并在长安设立太学,广招天下贤士!”他提笔挥毫,一份诏书一挥而就。
刘邦反复念叨着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