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商旅谈论边疆政事和经济往来,将这些见闻都详细记入竹简。
大都城南市集的一间茶馆里,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落进来,茶香袅袅升腾。林云正专注地整理着竹简,忽听门帘响动,一位身着异域服饰的商人踏步而入。
“这位想必就是远道而来的马可·波罗先生吧?”林云起身相迎。马可·波罗热情地点头,在他对面坐下。店小二奉上一壶龙井,馥郁的茶香在两人之间缭绕。
“我走过了整个东方,”马可·波罗啜了一口清茶,兴奋地说道,“从威尼斯出发,穿越波斯,翻越帕米尔,一路来到这繁华的大都。这里的丝绸精美得令人惊叹,瓷器更是巧夺天工!”
林云执笔在竹简上快速记录,不时抬头询问:“您在路上可曾遇到过元朝的驿站?那些驿站是如何运作的?”
“啊,那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制度!”马可·波罗双手比划着,“每隔二十五到三十里就设有一个驿站,备有上等的马匹和充足的补给。驿站不仅供官方使用,对商旅也开放,这让商队的行程快捷了许多。”
两人的谈话从驿站制度转到了海上贸易,又聊到了东方的造纸术和印刷技术。窗外日影西斜,茶壶已经续了三次,林云的竹简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迹。
正谈兴浓时,远处忽然传来沉闷的战鼓声。马可·波罗的脸色微变:“听说南方又起战事了。”林云轻叹一声,提笔写道:“战争终将过去,和平才是人间永恒的向往。愿这丝路商道,永远充满互通有无的喜悦,而不是刀光剑影的哀愁。”
深夜,大都城中灯火渐熄。林云坐在茶馆二楼的窗前,面前摊开着几卷竹简。一轮明月高悬,清辉如水,洒落在他的案几上。他轻轻展开一卷竹简,上面记载着从秦末到元朝的种种见闻。指尖拂过竹简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一段历史的重量。
他取出一支新的毛笔,蘸了蘸砚台中的墨汁。砚台是他在西域一处集市中得来的和田玉制品,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他慢慢研墨,墨香与楼下庭院中桂花的清香混合在一起,沁人心脾。
林云提笔在新的竹简上写道:“大德八年冬月”,笔下龙飞凤舞。他回想起这些年的经历:在秦末的战场上看到的血雨腥风,在蒙古草原上目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