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大秦开始的长生者 > 第109章 思想启蒙与碰撞(2/3)
影。

    林云站在礼堂门口,望着涌出的学生人群。阳光下,他们青春的面庞与记忆中的画面渐渐重叠——那是两千多年前的秦国,年轻的士子们也曾满怀理想,为变法图强而奔走呼号。但此刻这些学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却有所不同,他们追寻的是思想的解放,是精神的觉醒。

    他漫步在林荫道上,脚下的石板路被阳光晒得温热。在一棵高大的银杏树下,十几位学生正围成一圈排练话剧。一位身着长衫的男生手持剧本,声情并茂地朗诵着:“五四运动爆发了,我们不能再沉默!”其他同学认真听着,时而点头,时而在自己的剧本上做着标记。

    经过图书馆时,透过雕花木窗,他看见角落里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青年正全神贯注地阅读着《狂人日记》。那青年时而皱眉,仿佛在思索字里行间的深意;时而又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用铅笔在书页边缘快速记录着什么。

    从敞开的美术教室传来了悠扬的琴声,那是一首糅合了中西元素的新曲。教室里,一位身着青布长衫的学生正挥毫泼墨,但他笔下的山水已不再是传统的青绿山水,而是融入了西方明暗法的新式国画。墙上贴满了学生们的习作,有徐悲鸿风格的奔马,也有李叔同式的人物写生。

    林云驻足欣赏着这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书声琴韵,诗词歌赋,戏剧排演,画笔挥洒,在这片园地里,新旧思潮在激烈碰撞中交融,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着时代的脉动,每一张年轻的面孔都写满了对新知识的渴望。

    林云推开教室的木门,目光立即被墙上醒目的标语吸引。“德先生”和“赛先生”几个大字用工整的楷书写就,笔画有力。这两个标语代表着民主与科学,正是这个新时代最响亮的呼声。站在教室中央,他不禁想起两千多年前,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时的情景。当时的秦国也是以开明的姿态,大胆改革,最终强大起来。

    下午两点,他早早来到大礼堂。辩论会还未开始,但座位已经坐了大半。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讨论着,整个礼堂里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氛围。

    随着主持人的一声宣布,辩论正式开始。胡适踱步上台,他身着西装,戴着圆框眼镜,语气平和但坚定:“我们要脚踏实地,从具体问题入手。空谈主义,只会让我们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