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里的水稻、小麦成熟了,算算时间一个月不到,颗粒饱满,金黄,沉甸甸的,密不透风,看着像堵墙一样,水稻、小麦眼下的亩产,受困于环境、种植技术等,一般只有两三百斤,像陕北那些土地贫瘠地方,估计100斤都够呛,可他空间的这几亩,每亩足有1200斤,而且出粉率、出米率极高,能有90%,也就是1080斤,
眼下大米、面粉的价格在每斤一、两毛,他拿去鸽子市卖,3毛一斤,不用粮票,相当抢手,根本不用吆喝,人家一看这大米颗粒饱满,白溜得跟珍珠一样,面粉无一丝杂质,袋口一扒拉开,争先恐后购买,
“哎,大兄弟,我来十斤大米!”
“给我来二十斤面粉。”
“我要三十斤。”
“别急,别急,大家一个个来,都有,都有……”
也就个把小时,卖出去两百多斤,他还真有些小瞧了京城群众的购买力,不过事后想想也不为奇,眼下京城人口就算没有千万,七八百万肯定有的(起风了,很多机构瘫痪,当时人口数量没统计),就按每天每人半斤好了,那也是百万斤的量,关键这半斤的供应粮中,粗粮还占一大半,什么土豆、玉米面、高粱米等,像大米、白面这种细粮很少,有钱都很难买到,供销社没货,市场需求却不小,正规渠道买不到,所有很多人跑来鸽子市、黑市购买,
他这几千斤的量,对于百万斤级别的需求,可以说杯水车薪,好比一粒石子投入大海,泛不起一起涟漪,不过为了避人耳目,还是比较小心谨慎的,一个鸽子市兜售个两三百斤,然后转战下一个,忙乎几天,又是进账1000左右,对于别人来说,这绝对是一笔巨款了,不过对于见过‘大钱’的他来说,后世月工资好歹过万,1000块毛毛雨了,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个难题,怎么把销售渠道拓宽,水稻、小麦基本二十多天就能收一茬,后面大豆、油菜籽也马上成熟,还有鸡、鸭蛋,猪肉等,销售物品只会越来越多,光靠他自己肯定不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万一被投机办逮到,那就完犊子了,关键还要浪费他大量的精力,所以他这思来想去,得找个帮手,
然后想起了那位龙哥!
朱龙是地地道道的京城人,祖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