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个疑问,他怀疑是不是在抄成绩时出现了差错,是不是原本的 90 分被误写成了 50 分?这个念头一旦在他的脑海中生根,便迅速蔓延开来,像野草一般疯狂生长,让他无法释怀。
于是,李明决定去查成绩,他渴望找到真相,还自己一个公道。他满怀希望地找到了自己唯一有点关系的大伯,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然而,大伯却冷漠地拒绝了他的请求。大伯的态度犹如一盆冰冷的水,浇灭了李明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
在那个 90 年代的农村,14 岁的李明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助。他的父母都是朴实无华、辛勤劳作的农民,他们一辈子都在土地上耕耘,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也感到无能为力。
李明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失落之中。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上天要对他如此不公?为什么他要承受这样的痛苦和挫折?他曾经的梦想和抱负,在这一刻似乎变得遥不可及。
那些日子里,李明常常一个人默默地坐在田间地头,望着远方,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助。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困境。
但是,李明并没有就此沉沦下去。他知道,抱怨和自怜并不能改变什么,只有自己努力,才有可能改变命运。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消沉后,李明终于重新振作起来。
在这个反复的梦境中,李明有过不同的选择。
有时,他会选择放弃,认为命运已然如此,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于是,他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不再帮父母干农活,不再拿起书本学习,彻底陷入了自我放弃的深渊。然而,这样的选择并没有让他的内心得到安宁,反而在无尽的悔恨中度过了庸庸碌碌的一生。
有时,他会选择愤怒地抗争,不顾一切地去寻找真相,甚至采取极端的方式。但这样的冲动和鲁莽,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他陷入了更深的困境,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也变得紧张。
还有时,他会选择默默地接受这个结果,去一所普通高中就读。但由于内心的不甘和失落,他在高中阶段始终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终也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
然而,无论在梦中做出怎样的选择,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