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新米。
包装要质量要好,且商标要醒目。
旅游项目的推行,关系着各家各户的利益。
原来村民不关心,那是因为村里没啥钱,一年到头也就卖土卖树那点钱。
现在上了旅游项目,很多家的村民都可以去上班,自然是格外关心营收的。
村里编了十个小组,选了很多年轻的组长出来。
这些人年轻,有干劲,直来直往,不懂人情世故,还有点愤世嫉俗在身上。
虽然随之而来的是冲动,不稳妥,性子冲,但综合考虑,还是利大于弊。
这时就有组长提出,大米是民生产品,价格无法提高太多,如果包装费用上去了,势必要提价,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黎帆提出了反对意见。
她说:“我们的顾客主要是市区的游客,基本都生活在城市的楼房中,一家三口或四口人居多,让他们一次性买五十斤的大米,他们可能要吃很久,所以小包装才是他们的主购产品。”
“我们有二十斤的小包装。”有人补充道。
黎帆说:“我的意思是做一款5到10斤的小包装。”
“袋子要设计的精美,类似了棉布米袋那种,具体样式我们先不讨论。”
“我们是搞旅游的,必须拿出点不一样的东西,哪怕就是一个小小的包装,让客户有更新鲜的体验。”
有组长认为这个提议过于理想化,道:“我觉得这种袋子的成本过于昂贵,如果是5斤,袋子成本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
还有人附议:“大米是需要密封来保持香味和油性的,如果是纯棉袋子,一段时间后,大米就会失油。”
陈启负责网络运营,他能理解黎帆的点在哪里,他道:“我同意黎帆的观点。袋子不应该算在大米的成本里,应该算作项目的运营成本,也可以算在门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