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挨个介绍,公出带老婆,难免有假公济私之嫌,就打了个车,回了新宁村。
陈启是那种不睡懒觉的人,现在是耕种的时节,他总是早早地来到村里,看看有什么事务,怕村民有事找不到人。
今天见黎帆来的这样早,有些不解,说:“今天怎么这么早?”
陈启随后一想,她可能昨晚没回来,住在了县城。
黎帆说:“今天起得早。”
“吃早饭了吗?”陈启问。
“还没。”
“我也没吃,等下一块去吃点。”
等村民差不多都去地里后,陈启和黎帆两人来到镇上唯一的包子铺。
包子铺是一对外地中年夫妻开的。
早晨卖早点,中午晚上卖牛肉板面。
生意不算红火,但胜在没什么竞争,也有赚头。
造成新宁乡萧条的原因是村子分散太严重,聚不起人气,只有在农历尾数逢二逢七的时候,镇上有集市,才会热闹起来。
集市开在镇上唯一的加油站旁边,从美食穿戴到家用再到农具一应俱全。
今天就是逢二的集市。
由于大路两旁占道经营严重,时常造成堵塞,乡里有意在新宁村头附近开一块地方,用于集市经营,这样一来,正好与新宁村的旅游项目相互呼应,增加旅游的亮点,也带动了小商贩的收益。
陈启盘算着需要多大的地方,村头那块地够不够。
这块地不仅要能让商贩们把摊子支起来,还要能有停车的地方,路过的车辆只有方便停车才会下来买东西且不能离新宁村太远,必须是游客脚丫子就能走到的地方。
陈启和黎帆绕了一大圈,村子南面那块地方最合适,但无法满足停车,村北的位置有纵深,但需要填一部分废弃的河坑。
填个河坑不是什么难事,但无疑增加的预算。
沈书记的意思就是花最少的钱,把事办了,换而言之,只给个铺水泥地面的钱,别的就别想了。
陈启说:“先回去吧,开会商量一下,再找人做个预算。”
黎帆点点头。
……
穆银临的消极,冯珂自然能感觉到。
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