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件事做成,会被夸赞能力还行。
把多件事做成,会让人觉着你还算优秀。
可要是既能做成很多件事,又能让人每每提及你的名字就由衷的竖起大拇指,那你就是真正的出类拔萃了!
田美瑶在了解陈阳的过往之前,凭张宏图那些人的话,只觉着陈阳算是个同龄人中还算优秀的人。
能力比一般人强,但与同层次最强的比,却是还要差了很远。
可当她耐着性子,去切身了解过他的全部过往后,对陈阳的认知,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她在采访一些乡镇和县里的各级干部时,除了会找那些干部的同时了解过往,也会到民间去以走访的方式,询问村民市民对那些干部的评价。
有接近百分之六十的干部,在同事眼中好评较多,可在民众那里,却是颇有臭名。而这个臭名大多都是源于道听途说,因为,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只是听说过这个干部,根本就不曾真正的见过。
一个干部,从未在民众中出现过,或者没有被民众记住过他做过的事,这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绝对是极其讽刺的事。
余下的百分之四十里,有被民众夸赞的,也有被同事夸赞的,但走访十个人,能给出准确评价的,且能完整说出这个干部名字的,却几乎连一半都达不到。
而陈阳,不论是在乡镇,还是在清源镇下辖的几个村子中,美谈颇多,夸赞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上到几十岁的老头,下到七八岁的小孩,十个里面至少有八个,都能说出他的名字,也能念叨出一两件他做过的事。
这么说吧,你去某个村子,找到一些村民询问他们,乡镇哪个干部最好时,她们会不约而同的说出陈阳二字。
是其他干部不如陈阳吗?
有一部分原因。
但更多的是,那些村民不知道也不认识其他干部!
在这两相对比下,陈阳的能力、影响力,不言而喻。
想到这,田美瑶看向了苏媚儿:“你还记得咱俩上次去野游的时候,掉到一条红色大鲤鱼的那个小水库嘛?”
“当然记得,那次我可是平生第一次亲手钓到鱼,而且还是红鲤鱼,当时你说杀了红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