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科幻小说 > 震撼!丧尸横行百年丧乱史 > 第387章 长城歌谣·防线的晚餐(1/4)
    灾变元年 十二月二十日

    马骁站在城墙上,厚实的防护服表面,落满了白雪。

    广播里播放着一首很老的歌谣,是关于长城的,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是多少次听到这首歌了。

    早在北征鲜卑利亚时,东国就已经开始了长城防线的建设。

    长城,东国的象征之一。

    很早以前,为了抵御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彼此的攻伐,各个诸侯国都开始修建这种长条形防御建筑。

    可人民后来慢慢发现,长城其实很难完全挡住北方的进攻,但到了朱家王朝,皇帝还是选择不惜白银和民力,在历朝的基础上,将长城修到了极限。

    究其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在国家尚有威慑能力的前提下,修长城其实比打仗要更便宜一些。

    成化年间,一个余姓的军官计划在河套地区修建一条一千七百多里的长城。

    他给皇帝算了一笔账,要对抗该地区的游牧敌人,需要八万人组成的军队,这样的军队打一年仗,所需的粮草、武器、运力和军饷加在一起,是多少呢?

    答案是折合白银九百七十九万两,是国家各项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

    而修长城呢?余军官上报的预算是:“役陕西运粮民五万,给食兴工,期两月事毕。”

    算下来折合白银不过二十两银子,相比之下成本高低立见。

    第二个原因是长城不仅具有军事作用,还有限制走私的功能。

    常言道:只要有利润,总有人没有底线。

    这些商人们唯利是图,只要游牧民族给钱,不管是什么东西都能走私出去,不断地给敌人输血。

    可有了长城,就可以限制这种行为,断绝草原上的部分补给。

    对于灾变时代的东国来说,长城也有着其巨大的战略意义。

    这个时代东国军队打仗的花费更大,以田中尉所在的旅为例,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将灾变前的施州县一年的gdp打光掉。

    在灾变时代里的海拉生态蔓延下,资源会越来越稀缺,国家不可能永远在外出击打仗,资源和国力都经不起无度的消耗。

    一条坚固的长城防线作为国防线的北方屏障,军队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