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拖出病来、丢掉性命。
过去多年,排洪、赈灾等等,往往都是这些基层干部走在一线付出,为了激励干部的积极性,地方政府会根据当地条件,破格提拔,给予相应的高位。
再比如,某些乡镇是某个县的经济支柱,书记干得好,整个县的gdp都能上一个台阶。
在这种压力下,地方上自然会有政策倾斜,书记的级别也相应提高。
真要是带着全县“致富”的大功臣,光给个正科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可江安镇,有啥?
除了穷。
其他都还好。
当然。
还有一种另外情况,是乡镇党委书记通过挂职或借调,为自己的晋升完善履历。
和张硕这般,不同。
同样,还有限制条件。
比如,一线城市的街道,也属于乡镇范围。
一般在这里任职的党委书记,本身就在区县等重要政府部门,有高等级的挂职,使得履历上更加丰富。
尤其是该区涉及到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等重要存在,能让他们积累更高层次的资源和人脉。
这种情况,一旦加持在乡镇党委书记的简历上,提副处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体制内的晋升,资源、人脉往往比能力还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
再就是,地方人事调整的“技术性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