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和\"节制河北路\"的头衔。正当岳飞(李明)风头正劲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这个月的二十六日,年事已高的岳母姚氏因病去世。得知这一噩耗后,岳飞(李明)悲痛欲绝,泪流满面。由于多年来在盛夏酷暑时节出兵征战,加上为母亲的离世过度悲伤,原本就患有畏惧强光、刺痛的眼疾再次发作。然而,此时的他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眼睛看不清东西。
他一面奏报朝廷,一面自行解职,朝廷准他回家葬母,随后岳飞骑上马一路快,岳飞毫不犹豫地跨上战马,一路疾驰,心急如焚。手中的马鞭一刻不停地挥舞着,仿佛要把时间都甩在身后。很快,他便抵达家中。眼前所见令他心碎,家中满是白色的丧幡,灵堂之上摆放着的正是岳母姚氏的灵柩。
此刻,只见岳飞(李明)翻身下马,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一步一叩首地向灵柩爬去,泪水夺眶而出,悲痛欲绝。尽管此时岳飞体内的灵魂是李明,但他却从未感受过如此真挚的母爱。然而,在这里,他体验到了家的温暖和母亲的呵护。每当想起母亲那慈祥的面容和欣慰的微笑,李明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温暖。
如今,老太太离世,李明心如刀绞,如同失去了亲生母亲一般痛苦。话说回来了,即使是他真正的生母去世,给他带来的伤痛恐怕也不及此刻。因为他的父母对他太过冷漠,而在这里,他找到了真正的家庭温暖和亲情关怀。就这样,岳飞扶着母亲的灵柩,踏上了前往庐山的路途。一路上,他心情沉重,泪水不断流淌。终于到达庐山后,他亲手将母亲安葬,并立下墓碑,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敬意。接下来的日子里,岳飞接连上书朝廷,请求能让他守孝三年,以尽孝道。
然而,现实却不容许他这样做。因为如今的军中,无论缺少谁都可以,但唯独不能少了岳飞(李明)。在朝廷的多次催促下,岳飞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他希望能够陪伴母亲度过最后的时光;另一方面,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需要他去扞卫。最终,在忠义与亲情之间,岳飞选择了前者。尽管心中充满愧疚,但他知道自己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赶回军中,继续为国家效力。
六月,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张浚认为此时不宜再发起进攻。他决定放弃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