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钱,戳完钢印,流程很快就办完了。
……
四合院内。
院子里的人都在谈论姜凡真的弄出来了一辆自行车的事情。
“这姜凡居然真的弄出来了一辆自行车,我的老天爷啊,这得省多少钱?”
“我去废品收购站问了,一辆报废的自行车卖25,姜凡弄了两辆,也就是五十块钱。”
“五十?一辆自行车一百六七,这省了一百多块钱呢。”
大家议论纷纷,一百块着实是笔巨款。要知道,现在院子里最高也就是六级工,一个月七十多块。
也就是姜家两个人上班,一个月才有一百多块的收入。
“钱好说,一辆自行车也就姜家两个月的工资,问题是省了张自行车票,票可不好整。轧钢厂一年也就能分到二十来张自行车票据。”
大家伙又是一阵惊呼,这里外里省下来一辆自行车的钱。
这时易中海突然对着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说了一句,“陈叔,你家大刚不是快结婚了,准备的怎么样了?”
“唉,啥都弄好了,日子也定下来了,可前几天媒婆突然过来说,女方那边要求买自行车,这不把他爸都给愁坏了,不知道上哪整票。”
陈老头吸了口烟,皱起了眉头。陈大刚是他大孙子,今年21了,在灯泡厂上班。今年说了个对象,双方也挺满意的,就是女方一定要求这边要有辆自行车。
本来吧,要是刚开始的时候就把这事说清楚也行,家里也能筹备一二。可是太突然了,离结婚也就两个星期了。
买自行车钱倒是好说,家里还有点存款,可问题是没有票啊。就这事,家里人跑了几趟黑市,这不昨晚上刚给的信,今晚上去拿票。
不过他没给易中海说实话,他活了大半辈子了,看的出来易中海这个人心黑着呢。
“确实,自行车票不好弄啊。”
易中海喝完最后一口茶,回屋了。
“你说,咱们让姜凡给咱们也整辆自行车怎么样?”
易中海走后,有人提议道。
“不怎么样,你忘了你这两天是怎么说姜凡败家子的?”
“嗐,那又怎么了,不就说了他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