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先里边请,有什么事咱们边吃边说。”
刘明杰将慕九辞几人迎至前厅,随行的百十余慕家军也有人招待。慕九辞进入前厅后发现饭菜酒水皆已备好,菜品相当丰盛,看来涿郡是个富裕的地方,他扫视一圈缓缓入座。
酒过三巡,慕九辞放下酒杯正色道:“刘郡守,此去南方灾情严重,我需在涿郡征集一些物资,尤其是药材与粮草。”
刘明杰面露难色:“将军,涿郡虽富足些,但近年赋税沉重,这药材和粮草怕是难以大量凑齐。”
慕九辞神色未变,他突然问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刘郡守,涿郡今年的民生如何啊?我曾听陛下言,刘郡守的政绩在诸位郡守中也是出类拔萃的,我一路行来,见涿郡治下的百姓全都安居乐业,才知陛下的眼光着实英明。”
刘明杰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一丝自得之色。“将军谬赞了,下官一直兢兢业业,只希望百姓能过得好些。”
慕九辞眼中精光一闪,他继续说道,“刘郡守谦虚了,我还听陛下说过,涿郡的农业生产也是首屈一指的,每年的赋税也都是第一个收缴完毕的,可见刘郡守在治理民生方面却有独到的见解。”
刘明杰笑着应和:“将军过奖,都是下官份内之事。”
慕九辞话锋一转:“既然涿郡如此富足,物产丰富,如今南方水患,刘郡守怎可说药材和粮草难以大量凑齐呢?莫不是刘郡守另有打算?”
刘明杰脸色一变,忙解释道:“将军误会了,下官只是担心征调过多影响本地百姓生活。”
慕九辞冷哼一声:“若南方灾民得不到救助,引发动乱,到时战火波及涿郡,刘郡守以为涿郡能独善其身?”
刘明杰额头冒出冷汗,赶忙起身行礼:“将军明鉴,下官这就安排下去,全力筹集药材和粮草。”
慕九辞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几日,涿郡上下忙碌起来,郡中富商听闻是为救灾,纷纷踊跃捐献。慕九辞留下十余名心腹,打算让他们走水路运输,自己则带领剩下的人继续南行。
而刘明杰也通过这件事认识到慕九辞的厉害之处,不敢有丝毫懈怠,安排运送物资之事,而此时的慕九辞已经到了开阳郡的地界。
开阳郡的郡守是户部尚书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