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典礼结束后,暖阳高悬,为长安书院的每一处角落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辉。李逸满怀期待,在这充满书香气息的书院中四处闲逛,他渴望能尽快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融入到这片知识的海洋。
当他漫步到藏书阁附近时,一阵激烈的争论声隐隐约约从一间偏房传出。李逸心中好奇,脚步不自觉地循声而去。他轻轻推开那扇半掩的房门,屋内的景象瞬间映入眼帘。
只见屋内,几个身着不同款式长衫的学子正围坐在一起,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专注与激动,热烈地讨论着学术问题。一位身着蓝色长衫的学子,身姿挺拔,此刻正慷慨激昂地说着:“我认为,治国应以儒家的仁政为本,唯有君王心怀百姓,关爱民生,国家方能长治久安。你看那古代贤君,无一不是以民为贵,施行仁政,才换来盛世太平。”他的声音洪亮,语气中充满了笃定。
话音刚落,另一位穿着灰色长袍的学子立刻站起身来,反驳道:“此言差矣!法家的律法严明才是关键所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没有严苛的律法约束,百姓如何守序,国家又如何治理?”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神情十分激动。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论的声音越来越大,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氛围。
李逸被他们热烈的讨论深深吸引,心中的想法也如潮水般涌动,忍不住加入其中:“诸位所言皆有道理,只是在我看来,儒法两家并非完全对立,反倒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儒家的仁政,犹如春风化雨,能收揽民心,让百姓安居乐业;而法家的律法,恰似坚固的基石,能端正纲纪,维护社会秩序。二者相互结合,才能铸就真正的盛世。”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独特的力量,新颖的观点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一时间,屋内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李逸,眼中满是惊讶与赞许。片刻后,之前那位蓝色长衫的学子率先反应过来,笑着说道:“这位兄台见解独到,令人耳目一新。快来,快来坐下一同讨论。”众人纷纷附和,热情地邀请李逸坐下。
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李逸渐渐结识了赵轩、周宇和林悦三位学子。赵轩性格豪爽,说话声如洪钟,学识渊博得如同浩瀚的海洋,对历史典故更是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