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姑姑对我一向照顾,只不过稻草能垫在褥子下保暖,怕是给也给不了多少。”
英姑姑成婚晚,人口不多,但她娘家人口众多,稻草这类不值钱的物品正常来说早就给出去了。
沈清心拔凉拔凉,即使江英不计前嫌给了稻草,太少也不行啊。
她努力回想以往看到过的,提取碱水,除了稻草灰还有哪些?
猛然想到小时候过端午,那时候村子上各家各户会包碱水粽子。
收获了黄豆,秸秆也不会扔,留着烧火,但村子上人大多会留下一部分,等到包粽子的时候制作碱水。
碱水煮出来的粽子原汁原味不说,还外表金黄透亮,内里绵甜软糯,悬挂在房梁下十多天也不会坏,很耐存储。
“黄豆咱们村种的多不?秸秆还留着的不?”家里没看到黄豆,她不确定自家有没种,柴房乱七八糟堆了一大堆东西,她粗粗看了一遍也没看到有没有。
不过就算看到了,她也不能保证认不认识。
霍冰嗯了声:“多,娘,咱们家柴房里也还堆着呢,不过在最里面,还没烧到它。”
河埂上的地种不成多少东西,大多数人家都会种上黄豆,只因黄豆嫩的时候是毛豆米,嫩嫩的当菜吃好吃;
吃不完的老了晒干留起来,煮着吃、炒着吃、磨成粉泡水喝吃法多。
不过他们家地少种的少,留不到老,吃嫩毛豆的时候就吃完了,娘以往不管柴火这类脏活累活, 不知道还有也正常。
沈清听到村子里多自家又有,双眼一亮,心里立马不慌了。
她吩咐:“好,老三你吃完了去把找出来,我看看有多少,够不够用;
阿冰,待会你煮猪头熬猪油的时候就用黄豆杆。”
“哎好!”江向南三两口将碗底最后的一点汤水倒进嘴里,兴冲冲应了声,放下碗筷就冲向柴房。
霍冰则犯了愁,不过现在的她遇事不决就问沈清,“娘,咱们家只有一口大铁锅,先熬猪油还是先煮猪头;
还有个熬汤熬药的陶罐,猪头煮不下,猪油能用它熬不?”
猪油可是顶顶贵重的东西,不能她私自做主。
沈清欲哭无泪,穷到锅只有一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