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一驴,羡慕的眼睛发红,同时暗恨自己为何没有远见!
早早的买上一头驴,也不至于现在欲哭无泪啊。
沈清送来一头驴的时候,对他们家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
有了大牲口后,更是坚定了买驴的决心。
沈清还有一头牛借给赵洪两家轮换着用了几天。
这两家挣的不多,即使想买也有心无力,她也没想着他们会买,借他们纯粹是因为两家人轻松些能多捞些鱼虾。
两家的水产品和她换麦子,加上他们自家的,劳动量至少涨了一半。
种田地最怕天气影响,往往一场大暴雨就让辛苦大半年的成果颗粒无收,也可能在收回来晒干的时候一场小雨就能让麦子发芽,辛苦白费。
所以一点不能耽搁,也不敢耽搁!
在五月中下旬,七里村绝大多数人家的小麦不仅收割完成,还晒干入仓。
除了沈清和江二爷家,村子上所有人又在忙着耕地播种。
两家人是没累着,但心没少操,嘴也没闲着。
轮换着劝说。
“娘,咱们小麦换出去就换出去了,反正鱼啊黄鳝泥鳅也能挣银子;
但苞谷不种成么?咱们一年的口粮全靠苞谷了啊。”江向东苦口婆心的劝。
他们现在做毛笔是挣银子,但庄稼人哪能丢掉赖以生存的田地?多好的田地,荒废了哪成!
沈清刚来时饿肚子的滋味历历在目,过了好多天的苦日子,她哪能不知道土地和粮食的珍贵!
要是换别处必须要种,这不是还没几天就要水灾了么,种的话白费力气不说,还浪费种子。
江向西在一旁想劝又不知如何劝,憋了好半天终于说道:“娘你要是怕影响毛笔 ,我和大哥趁着天黑去犁,不耽搁白天干活。”
江向东毫不犹豫的点头。
以往田地里的活也主要他俩干,老三会偷懒,老四会取巧,老六最受宠。
而且家里有驴和牛,只要掌犁就成,相比以往来说轻松了不是一星半点。
怎么就不成?完全可以啊。
沈清吸气,不知道该如何说。
“娘,不好了!孙捕头又来了,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