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1981,二流子的逆袭 > 第114章 炸鱼是个技术活(2/3)
萍提着桶子之外,那一袋子黑地雷被吴亚杰提在手中。

    而吴楚雄和自己儿子吴小义什么都没有拿,就站在几人中间。

    “急什么急?鱼网子都不拿,等会炸到鱼,拿什么捞!等会,四叔把捞渔网拿着再说。”

    吴子峰所谓的捞鱼网,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编织尼龙网,然后绕在铁圈一圈,再用大力马的线缠一圈。

    这时候基本大多数人家都会有这样工具,用来捞浮萍,捞水花生的。捞上来后,用来喂鸡喂鸭子都挺合适。

    很快,吴子峰进了柴房把竹竿有三米多长的鱼网子拿了出来。

    一大四小到河湾坝水库库尾的时候,已经走了将近二十分钟。

    主要还是小路的雪融化比较慢,不太好走。

    “四叔,你确定这坝下面的草垛子中间有鱼么?”

    几个小孩都不相信,水不到一米深的杂草垛子下面会有鱼。

    河湾坝水库,前面说了的。

    五三年的时候还是一条宽不过四五米的小河沟,只是龙潭河十多条支流中的一支。

    到五七年大修水利建设的时候,南岩县水利局来人在这边搞了测量,不久之后在这坝基的位置修筑了一条拦河大坝,把这条小河拦截了下来。

    周边本家都是低洼,没有农田,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湾坝水库就形成了。

    坝上面水面有将近四十多亩,有个闸门,在坝基中间。

    堤坝不高,也就是将近两米的高度,所以不算是个多大的工程。

    坝基下面的小水潭,水潭再往下就是渠道,通龙潭江。

    这个小水潭,就是吴子峰选择带孩子们炸鱼的地方。

    凭借着记忆,这时候这这里边最不缺的就是鱼虾。

    农村人这时候可看不上鱼虾,买都没人买。

    为什么呢?

    因为做鱼虾太费油了,油要是放少了味道腥,根本不好吃。

    不说是鱼虾,像这时候的黄鳝泥鳅甚至是大甲鱼,即便是逮到了也没人要。

    七八十年代那时候记事的人基本都有这样的记忆,那时候这是农村的实情。

    直到八十年代末,才慢慢的有人开始收黄鳝泥鳅,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