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这个间隙,江秉把两小桶已经有些凝固的润滑油与定量的水做混合,调制出一桶淬火液。
这种日军用来给机器做保养的军用润滑油勉强也能淬火,只不过效果只能说差强人意。
而需要淬火的原材料,虽然是用来做枪械的高强度合金,但是在江秉的眼中,强度和韧度还是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指标。
如果铸造成剑,对自己的造物了如指掌的‘工匠’明白按照自己现在的力量,砍上百八十人就得卷刃形变。
更何况,中途免不了还会砍些枪支护甲。
当然,还有那群身穿全套镰仓时代铠甲的风暴武士。
以当时邪马台强盛的国力,他们身上的铠甲可是实打实用料扎实。
所以,江秉对这次的作品的形制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大胆抛弃了自己最喜爱的剑型,换成了更加粗实耐造,威力强大,即使卷刃崩口也不影响使用的大刀。
同时进行了百试不厌的狠狠堆料!
当然,这样的缺点也会十分明显。
丑!
金属片再次从火炉中抽出,这次江秉手中换成了一把大锤。
随着连成一串的叮当声响,大锤被挥出残影,没多时,一把宽背厚刃,刀面阔的像是案板的巨型砍刀被敲出外形。
砍刀被塞进火炉,被高温烧红,烧透后再次被抽出。
这次,需要做的是对细节的塑造。
在精巧的力道与角度控制下,大锤砸出的凹凸不平被小锤飞快抚平,参差的边缘被修正,整把刀弯曲的弧度被精修,以方便挥砍时更利于力的传导。
江秉攥着粗糙的金属刀把,简单颠了颠刀身,随后便在小锤暴风骤雨的锤击中对大刀重新进行的重心配平。
随后,基本完成锻造的大刀继续被丢进火炉,在‘工匠’细致入微的掌控下,刀身先是被充分加热,温度到达一个微妙的临界点时再被飞快抽出,浸入一旁装满淬火液的槽中。
呲!
白雾蒸腾,把握着时间差不多,大刀被从淬火液中取出,进行最后的精修打磨。
这把刀的确很丑,当然,并不是说它的外观有多难看,实际上江秉出品的武器,基本一眼望去就能瞅出外散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