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块钱送过去,那时段子瑜仅五岁,当月一场高烧坏了嗓子。
后来两家过年也走动,孤儿寡母的不容易,叶家偶尔也会送点吃的喝的。
期间罗美玲带着儿子去外地求学,中间有三四年没联系。
直到去年,罗美玲拖着病殃殃的身体带儿子回来定居,儿子突然成了国营单位的大厨,她想给儿子找门亲事,看中了叶柳。
年初备厚礼上门提亲,叶家尊重女儿的意思,叶柳看段子瑜长得好工资高,红着脸答应下。
两家就约定下了这么一桩婚事,为了让两个孩子适应相处,两家也不急着办婚事,等孩子熟起来后半年办也不迟。
结果就出了这事。
叶苏感慨,这母子倒也挺不容易。
郝文芳怕女儿多想,就解释道:“刚才妈已经和他们说好了,叶柳是叶柳,你是你,婚事不能混为一谈,苏苏以后想找个什么样的就找个什么样的。”
犹豫一下,郝文芳又道:“其实,子瑜那孩子真不错,他妈那会儿受打击挺大,他从小就帮着干家务活做饭,后来学习成绩很好,长的俊秀性子稳重,咱们附近的村子,妈没见过那么贴心的男娃。”
“可惜就是嗓子坏了,不能正常说话,不然这孩子前途一片光明。”
叶苏啃了两口西红柿,点头说:“那是挺不错的。”
身为对照组,各方面都要和女主进行对照,其中就包括家人关系,嫁人对象,以及日常生活等。
即便现在不嫁人,以后肯定也要找个人嫁。
村里人们都是早早结婚,且不说有没有合适的,即便有,也是被筛选挑过好几拨。
而段子瑜本就是香饽饽,一大堆人抢着要,叶家对人知根知底,长得好读过书,人品好会做饭做家务,挣的还多。
现在是60年,城里普通工人工资才二三十,他工资似乎很高。
这年代挣的多,肯定不是普通的厨子,国营饭店也不是傻子,代表人家有一定的能力。
除了不能发声,看着似乎也没什么缺点。
叶苏绝对不会承认是自己见色起意了。
想起刚才的初见那一幕。
段子瑜身穿简单的白衬衣,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