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连四纸,长 32 尺,宽 18 尺(约为 10961),应该是清朝时期的吗?”
这是杨月林看完以后给出的评价。
“嗯,对的!这个纸张是传承工艺,这画上面的内容是民国时期的,这字体也是民国。”
杨月荣的语气肯定。
楚御也低头细致的观察了起来,他看不懂这个画里面的意思,但是这个两边的画轴好像质量挺好的。
“这个画轴是什么材质的?”
楚御的问话没有得到回答,不过却如同晴天霹雳,震醒了疑惑的杨月荣。
“找到了!这个卷轴不一样,两个都不一样!”
杨月荣的声音中充满了惊喜,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楚御看着有些癫狂的杨月荣,有些无奈。
这个小老太太,对于古董有着独特的疯狂!
杨月荣直接将画轴拆卸下来,仔细的观察着。
卷画用的圆木杆,上端较细的称为“天杆”,下端较粗的称为“地杆”。
“这都是檀香木制作的,但是却不是同一个时期的檀香木。”
杨月荣嘴里发出呢喃,随后将较粗的拿在手里面细细的观察。
在其一端发现了一处不易察觉的粗糙部分。
“快快,拿点干净的温水,还要一块抹布!”
杨月荣吩咐道,声音中充满了急切。
众人连忙把东西摆好,杨月荣拿着抹布轻轻的沾了一点水,反复的在画轴的一段摩擦着。
她的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精细的手术。
过了许久,才将黏贴处给化开。
一小块木头有些松动,她小心翼翼的将其打开,发现里面有一张纸。
杨月荣连忙把手洗净擦干,带着手套,轻轻的将其倒了出来,铺在了桌子上面。
众人这才围了过来。
而楚御一眼就看到那个红色的印章:“六如居士”
随即放声大笑!
看着疑惑的几人,杨月荣在一旁介绍到:“唐伯虎,本名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是明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