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08年六月底画的?
而不是之前,耿斌风格轻快的时候,画的?”
“这个其实很容易分辨!”
沈翊道:“作画讲究笔力、画面布局、色彩搭配等等。
耿斌的天赋很好,虽然没有老师教,但他的这些技巧,是在缓慢增强的。
尤其是!
我之前上传的第一幅乌云、雪地道路图,情绪饱满汹涌,技巧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应该是耿清清的离开,对耿斌造成的冲击比较大,导致的。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负面经历,有时候能帮艺术工作者,突破瓶颈。”
“而我刚上传的,第二幅红日道路图,各方面的功底,都比耿斌之前轻松愉快的创作时期,要强不止一点半点。
甚至,功力比第一幅道路图,都要好不少。
所以,不可能是耿斌早期的作品。
这种辨认,对专业画师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
沈翊回答完毛利小五郎的问题,话锋又是一转:
“耿斌功力第二次提升,就是我最开始上传的,那几十幅极度压抑的画作了。
讲真的,耿斌虽然心智不全,但确实是画画天才。
这笔力、这境界、这情绪表达,多少人画一辈子,都难以望其项背。
这些画拿到国际上参展,一定能获奖。
一幅画,多了我不敢说,但卖个十万八万,轻轻松松。
咳,歪题了……”
沈翊拉回正题:“总之,08年是董斌作画风格,急剧变化的一年。
节点有三个!
耿清清去大京!
耿斌去大京找耿清清!
以及,耿斌从大京返回耿家村后。
我发现的线索,就来自耿斌返回后的画作。”
沈翊又在群里,上传了的一幅画。
大家一看,隐约记得,这是那几十幅阴郁画作里的一幅。
画面还算细致,背景是高楼大厦。
楼宇间的所有人,都没有脸。
而视觉核心是一栋楼入口的两个人。
他们没有面容,但从穿着能看出,一男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