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的铜城有色董事长,并不比张援朝差。“张书记,我们没有开玩笑,这个方案是我们精心设计的,也是我们认为最合适的方案。”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办公室里弥漫着一种剑拔弩张的气氛。吴育哲和林悠柔大气都不敢喘,他们紧张地看着陈默和张援朝,生怕两人一言不合就吵起来。
“张书记,现在的冶炼炉受损严重,材料不够,我们即使再购买材料也需要大量金钱和时间。”陈默顿了顿,继续说道,“即使修补好,也会有安全隐患。而且,技术更新迭代,原来的冶炼炉迟早会被淘汰,与其花冤枉钱去修补一个即将被淘汰的设备,不如趁此机会,进行技术升级。”他语气坚定,眼神中充满了自信。
他走到办公桌前,指着图纸上标注的区域,向张援朝详细讲解他们的改造方案。“张书记,我们计划将仓库里那台苏联援助的旧冶炼炉改造成双侧吹熔池熔炼炉。这种炉型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不仅可以提高熔炼效率,降低能耗,还能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更加环保。”
陈默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的改造方案,他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解释得清清楚楚,让张援朝听得连连点头。
吴育哲和林悠柔也走到张援朝身边,补充说明着方案的细节和可行性。他们配合默契,仿佛排练过无数次一般。
张援朝听着陈默等人的讲解,看着他们画的图纸,眼神中逐渐露出了赞赏的光芒。他没想到,陈默这个年轻人,竟然有如此远见和魄力,竟然敢于挑战传统,提出如此大胆的改造方案。
他看着陈默,眼神中充满了期待,“陈默,如果你们的方案能够成功实施,那将是铜城有色金属冶炼厂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也将为厂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他激动地拍了拍陈默的肩膀,“好小子,我看好你!但这件事情并不是小事,还需要商酌。”
最后,张援朝让陈默小组先回去,他要仔细考虑一下。
陈默小组离开后,张援朝立刻叫来了厂里的几位技术骨干和领导,一起开会商讨陈默的方案。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凝重。众人看着陈默的方案,议论纷纷。
“这个方案,太激进了!”一位老工程师说道,他扶了扶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