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韦伯拼尽全力地顺着楼梯向下奔跑。
他从未想过这短短十余米的路程居然能如此漫长。
就和他一无所知地前来参加圣杯战争、幻想着自己一路高歌猛进夺得圣杯时,从未觉得“事情能如此顺利”这件事本身有什么不对一样。
——毫无疑问,那感觉是错的。
事情并不顺利,这短短的几段楼梯也根本花不了他那么长的时间去跨越。
但,内心延烧着的焦虑和不安,会拉长生命体所能感知到的时间。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度日如年”。
韦伯此刻正是处于那样的状态中。
而且,他还没有发现,自己现在其实很“累”。
太公望虽然给他施加了回复精力的方术,但匆忙之间还是留下了一些痕迹。
以致于韦伯的身体虽是重新变得活力充沛了,可精神上的疲惫却没有完全消失。
说起来,有那样一种说法……不,应该称之为“共识”吧?
——科学上认为人体的疲劳全都来自于生理活动所产生的损耗,哪怕是人们所谓的精神疲劳也不过是生命体征变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假如身体一直维持在正常状态,损耗与恢复力持平,就能持续不断地运作下去。
这当然是对的。至少在如今的人类的角度上,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连星球的规则都已经改写的现在,物质是决定精神的极大要素。
太公望的方术在事实层面上已经补全了韦伯的生理损耗。
他可以拍着胸脯自信满满地保证,韦伯已经完全回到了最佳的状态。
所以,若是按照现今的规则,韦伯的精神也会和肉体一起恢复,至少不会有如此大的差距了才对。
然而事实上,韦伯现在由于身体相当活跃,再加上神经紧绷着,所以才没能发现,自己还是无端地感到很累。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来说,就像熬夜到凌晨四点结果第二天早上屁事没有的高中生一样,头脑很清醒但实际上底下还埋着名为“疲惫”的炸弹,就等着在你放松下来的时候搞你一手。
这并不是太公望故意为之。
前几日晚上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