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求求你了,你就给点粮食吧,玲玲实在饿得不行了。”
“娘,您开开门。”
门板被拍得啪啪作响。
清沫睁开眼,看着这扇老旧的木门,陷入了沉思,严重怀疑这门不会被拍烂吧。
没好气开口:“吵吵吵,叫魂呢,等会。”
听她这么说,门外安静了,也不敢大声拍门了,只隐约还能听见啜泣声。
趁着这会功夫,她赶紧叫系统传输剧情,有了记忆才好办事。
原主今年43岁,从小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受父母的影响,长大了要帮助弟弟,事事以弟弟周跃为先,就养成了她扶弟魔的性格。
早年嫁给了丈夫汪国峰,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丈夫是个软包子,而原主性格泼辣不好相处,对于她处处帮扶娘家的行为,丈夫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丈夫得病去世了,原主就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
其中的艰辛,说不容易也确实不容易,说困难,却也没多困难,反正困难都是原主自己给的。
原主在面粉厂上班,一个月的工资,不仅要养活三个孩子,还要分出十块钱接济弟弟一家。
反正苦了自己,苦了孩子,唯独不能苦了她老周家的命根子。
原主还有两个姐姐,偏偏人家跟她不一样,嫁了人就再也没搭理过娘家。
任由娘家如何去闹,只一句,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要钱是一分没有。
闹过几回拿不到钱,周家父母也就死心了,只一心扒拉着原主。
等到孩子好不容易长大了,都成家立业了,原主又扒拉着儿子的血,去供养弟弟一家。
反正就是饿着自己的儿子、孙子,也不能饿着弟弟一家,只要有好吃、好穿的,一律都往娘家送。
六十年代,三年困难时期,家家都吃不饱,即使这样,原主还是要把粮食往娘家搬。
自己家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穿的破衣烂衫,她全都看不见。
只要爹娘夸她一句孝顺,她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也不知道一把年纪了,怎么就还如此天真。
就原主这性子,对待自己的儿子,自然也是好不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