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行走的能力;亦或是被毁去那赖以谋生的美妙嗓音,使得他即便保住性命,余生也只能在残疾与痛苦中度过。可以说,此时的蒋玉菡可谓生不如死,过着无比凄惨的日子。
曹公向来以善于运用隐喻手法着称,此处关于蒋玉菡命运的描写显然也是一种隐喻,暗示着他未来那悲惨不堪的生活状况。但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在程高续本当中,竟然将蒋玉菡刻画成了一名功成名就的所谓“成功人士”。这种处理方式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因为它完全违背了曹公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着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商榷一番。
说到这里,咱们再来谈谈蒋玉菡这个人本身。
蒋玉菡原本是一名优伶,所谓优伶,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戏子。在那个时代,这样的身份地位可谓是极为低微的,被归为下九流之列。而下九流之中,戏子这一行业更是排在倒数第三位,仅仅比乞丐稍微高出那么一点儿位置,比起娼妓来都还要低四个名次呢。
袭人最终嫁给了蒋玉菡,然而这桩婚事远非外人所想象的那般风光无限。实际上,自从她与蒋玉菡成婚之后,自己也就同样沦为了下九流之人。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蒋玉菡之所以能够获得忠顺王的宠爱青睐,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擅长唱戏这么简单。从原着中的字里行间细细揣摩,我们不难发现,蒋玉菡很可能是忠顺王府家养的娈童。
要知道,娈童通常会接受一种长期且不健康的特殊培养方式,这种经历极有可能导致他们丧失生育后代的能力。不仅如此,就连袭人自身也曾因贾宝玉那狠狠的一记窝心脚而受伤不轻,说不定因此落下了难以生育的病根儿。
综合以上种种因素来看,袭人与蒋玉菡在婚后极有可能面临无子无女的状况。话说回来,在《红楼梦》的第二十八回当中,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情节:蒋玉菡、贾宝玉、薛蟠以及冯紫英四人聚在一起开怀畅饮。
蒋玉菡的酒令是“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
曹公在这里通过隐喻揭示了袭人的命运和结局,暗示了她会经历贫穷“无钱去打桂花油”和最后被抛弃“丈夫一去不复归”的结局。
结合狱神庙之后,袭人和蒋玉菡出于感恩,救济并供养了落魄的贾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