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时间的推移,香菱越来越深入地领略到了诗词世界里的无穷魅力,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奇妙天地。
然而,正当香菱沉浸在诗歌的美妙氛围中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突然传来。她好奇地抬起头,只见宝钗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跟前。只见宝钗微微皱起眉头,娇嗔地责怪道:“香菱妹妹,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往这里跑?”
“哎呀呀!香菱啊香菱,你这究竟是怎么想的哟!为何非得这般自讨苦吃,平白无故地给自己招惹这么多烦恼呢?都怪那个林黛玉,就是她成天把你带偏了路,害得你如此痴迷于作诗!哼,等会儿我定要去寻她理论一番,跟她好好算算这笔帐!你向来性子单纯、头脑简单,整日里呆呆傻傻的,如今又迷上了这作诗之事,难不成还真想彻底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傻瓜吗?”尽管香菱早已毫不掩饰地展现出自己对于诗歌那份炽热无比的喜爱,但宝钗看上去仍旧无动于衷。
其实,宝钗心里很清楚,学诗对于香菱而言绝非什么美事。毕竟通过学习,能够促使一名女子迅速成长,并领悟到人生的诸多真谛。然而香菱身为薛蟠的小妾,若是她太快地成熟起来,对于薛蟠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更何况,薛宝钗向来偏爱那些容易受其掌控之人。一旦香菱开始开窍明悟,她内心的想法便会逐渐繁杂起来,到那时恐怕就没那么容易被他人左右了。
反过来说,香菱学诗宛如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自然会让香菱如饥似渴地汲取更多,然而却无法改变自己如浮萍般的生存环境,自然是徒增烦恼。
这便是薛宝钗不同意香菱学诗的缘由。
那黛玉为何乐意教香菱学诗呢?
表面上,林黛玉犹如一位循循善诱的师长,愿意教香菱学诗,既是出于对香菱身世的怜悯,也是对她才情和勤奋的赞赏,同时渴望女子的才华不被埋没,并通过教学相长来丰富自己的文学阅历。
往更深一层说,黛玉教香菱学诗,是因为她对香菱的身世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情感。
她和香菱一样,都是孤苦伶仃的孩子。
她是因为父母早逝,如风中残烛。
香菱则是因为自幼被拐卖,犹如无根之草,不知道父母是谁。
黛玉虽寄居于外祖母家,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