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立秋,这边的天气比以前军区要冷,刚立秋,就迎来萧瑟的秋风,晚间阴凉。
还好有石头劈好的绊子,天凉了,可随时烧炕。
这边入冬早,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入冬,棉衣要提前准备。
军人服务社那边早早排起了长队,大家要买棉花,买布料,给家人赶制棉衣。
宁晓晓和王桂花在家翻找衣服。
王桂花翻出一摞衣服:“前两年,你给我做的棉衣,毛衣都八成新呢,我的衣服够了,今年可不做了。”
宁晓晓也翻出了衣服,她以前也做了好多衣服,今年不缺衣服,穿旧的就行。
付嘉鸣最省事,军区每年都发新棉衣,完全不用自家操心。
她给旺仔做两套就行,小孩子长的快,年年都得做新衣服。
王桂花叠起衣服:“嘉鸣的军大衣都挺好的,旧的不穿了,拆开给旺仔缝棉衣,做两套都够用了。”
宁晓晓把衣服塞回柜子,拉着妈妈出门:
“妈,旧棉花不暖和了,小孩子用不了多少棉花,咱买新的。”
工资根本花不完,没必要这么省,她就一个孩子,吃穿好一点没问题的。
王桂花笑道:“行,那我也给石头买块布料,把他的军装拆一拆,给他做套普通棉衣。”
这几年石头一直在军区,她都没管过他,现在退役了,虽说单位发衣服,但她想给儿子做一套。
宁晓晓和王桂花加入了排队大军。
军嫂们凑一块聊天:“服务社上了很多布料和棉花,都说这边冬天冷,不知道有多冷。”
“尽量做的厚一点,听说冬天零下四十多度,能冻掉耳朵。”
“这边没有裁缝铺,我家里六个孩子,做衣服都愁得慌。”
“做衣服不算啥,主要是没有弹棉花的,家里旧棉花弹弹还能用,却没地方弹。”
王桂花听着就觉着冷,家里那边冬天零下十几度,她都觉着冷的不行,这边零下四十多度,咋过啊。
衣服一定做的厚厚的,能做多厚就多厚。
“大娘,晓晓来了。”好多人打招呼。
几个军嫂笑着和宁晓晓说话: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