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前的自己通过这幅画,巧妙地击溃了她的心理防线,还给予她一次情感的宣泄与释放。
这种“救赎感”很容易让人产生深刻的情感依赖。
第三步,心理操控。
先通过那幅画让姜若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勾起她内心最深处的情绪。
那幅画同样还能起到情绪引导的作用,利用姜若瑾情绪崩溃的瞬间,最后打开她的心防。
画作表面上看是艺术品,但实际上是失忆前的他对姜若瑾心理的精准把控。
让她哪怕只见过自己一面,都能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了他身上。
而失忆前的自己只做了两件事,第一,“偶遇”姜若瑾,第二,将画送到姜若瑾朋友圈能接触到高端画展。
没有任何多余的操作,甚至连话都没说上几句,就能瞬间击穿姜若瑾的心防,让她永远不可能忘掉自己。
这种手段堪称“艺术与心理战”的完美结合,他没有直接靠语言或行动追求姜若瑾。
而是用艺术触动她的内心,让她无法自拔地陷入那份情感中,甚至将失忆前的自己当作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
这种深植于情感与潜意识的影响,才是最难以抗拒、最难以忘怀的“爱”。
这也是为什么姜若瑾哪怕几年没有见到“徐子陵”,也会一听到声音就会立刻想起来的最重要的原因。
至于后面失忆前的自己会做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姜若瑾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去找他。
“我哭完之后,就用一百万将那幅画买了下来,然后就让人去找你。
找了好多天之后,终于在一间酒吧里面找到了你。
等我赶过去的时候,你已经喝醉了,看到我还哈哈大笑着说,我的蒙娜丽莎来了。”
姜若瑾说到这里,脸上的笑容绽放了开来。
李易心中叹息一声,这一句话又是绝杀。
姜若瑾当时估计像是疯了一样的找失忆前的自己,他将姜若瑾比作“蒙娜丽莎”,实际上是在赋予她一种超凡的象征意义,使她在他眼中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女人。
而是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艺术品”,是不可触及的美丽与悲伤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