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原因,就是当地政府渴望成长为国际大都市,记得自己是历史上的三省通衢,乃至五省通衢,兵家战略要地的地理位置,但现实情况呢,就是你不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光有野心,其实没有天命……
沈在心在车上,边打电话,边苦思冥想,脑袋高速转动。
他确信,纯粹接一栋楼,在政府眼里不够,但要的太大,出手十几亿二十几亿,自己没财力。
这种项目起不来也是亏得自己掉底裤。
所以有没有什么可能,项目很大,但又不是那么吃钱,犹如曹孟德南下东吴,十几万人,号称80万?
想来想去,他想到一个地方,九尾湖旁边的九尾山项目。
这是老煤矿塌方地。
政府委托一家国企在做生态修复,盛传他们为招商,一口气喊来了绿地,融创等知名房企。
最终似乎一个也没来。
这家国企拿地成本极低,弄不好都没出钱,圈了修复,成本就是修复成本,修复了再转让。
其中一块地,最初被规划为汽配城,盖出来烂尾了。
若干年后,没人接盘,实在出不了手,干脆租赁给一家职业学校了。
沈在心打电话向鲁书记咨询。
鲁书记激动不已,给沈在心说:“怎么着,你终于决心拿地了,我们市里给的有招商任务,你要是一笔拿下来,不管拿在哪,都算咱们区的,咱们区的任务可能就完成了,这个九尾山我知道,汽配城那一块规划我也知道,我打电话问人要一下详细资料,然后跟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陪你去看,怎么样?服务周到吗?那烂尾楼,资金链断裂,还出城那么远,生态修复地,肯定很便宜。”
对。
沈在心就是通过后世职业技术学校能租赁得起该地方,倒推回去的,觉得这片地方地方大,没有竞争方,可以慢慢坐下来长期拉锯,才选择它的。
要是投资仅两、三个亿?政府帮着自己从惠好那里要过来三千多万的赔偿?自己赔能赔多少嘛?
是不是?
鲁书记很快电话打过来了,给沈在心说:“在心,那边是200亩地,你看你能不能要这么大?”
沈在心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