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中午这个点,已经不是批发的时候,按说胡文新也没打算在市内招商,怕这些商户太小,占了位置,就真成卖菜的了。
按说他们不做零售,但他们目前还很难甄别庞大的客户群体,一些居民,甚至一些农村的人,知道这儿是批发市场了,都觉得批发市场买农副产品便宜,也可以可以卖农副产品,纷纷跑来捡便宜,卖自家的农副产品,四季春这边一点办法都没有,于是针对他们,增加了一些内容来应对。
市场外面,首先增加了一家农副产品超市。
四季春把市场里的一些农产品、副食产品、水产品、粮油产品,甚至园区内的深加工产品放在这家农副产品超市进行展销,其实主要是给来往司机,外地农产品商人看的,你就比方说司机送完菜了要回去,来这儿逛逛,发现有一些他们那地方没有没有的土特产品,回去的时候就捎带了,而这种捎带,相当客观,一次要货,起码等于一个小商店一次的进货量。
同时这儿也兼顾零售,让一些来捡便宜的居民、游客直接从这儿购买,而不是混到市场里,把批发价、零售价给你弄乱掉。
对于外地的游客,对于当地居民送外地亲友,你买了土特产,四季春的工作人员也可以给你邮过去,因为数量越发可观,丰顺和政邮都派快递小哥都等在这儿收货,后来发现数量增长很快,干脆就又在后面要了两个小货场,这边打包,拉到那边等他们的车来拉走。
另外就是增加了一个小型的当地农产品交易集市。
四邻八乡的农户可以开车过来,交10元、20元的摊位费,卖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同时四季春自己也起了钢构房把这个小市场圈起来,作为收购中心用。
将来设想的是一些批发商在这儿收货,但目前这种方式收货的批发商还少,四季春也承担了收货职责,自营处挂牌,表示要收什么什么产品,多少价格,从而汇少成多,好往外地走车。
这个当地农产品交易市场,也不禁农户们自由买卖,随着时间推移,里头也热闹非常。
剧组人员出来活动,有的是想看看周围的人文环境,逛一逛,有的人则是需要买点东西,去完友谊超市,出来就扎到这里面了。
不断有人带着新鲜的水果回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