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也不排除自己不讲规矩,一心想调整,根本不管人家合同是否到期,又或者也有管理层想挣点钱,让送礼的进来,让不送礼的滚蛋。
但再怎么说,这种调整也不能成为常态。
很多品牌进场装修都是要打隔断的,封闭起来,倘若某块区域连续几家都封起来了,给消费者的印象很不好。
你要每月都在大调整,呈现出越调整越大的趋势,请问你的厅是怎么空出来的?
这就说明,老的供货商已经不赚钱,商场从他们身上薅不下来羊毛,判断他们潜力耗尽,他们也在不停跟商场谈判,要降扣,要撤柜,商场于是抓住新来的品牌,利用自身优势,对其重新薅羊毛,大谈条件。
尤泰达中心店一个月最高调整了37个品牌,而且连续三个月都在接近这个数,这是大刀阔斧还是危机征兆呢。
三人在去京都,这次用了尤雅以前的加长车,这辆车因为是浒市牌照,并没开到余市去。
姚斌前面开车。
三人还在后面扒拉资料,大片、大片的资料就像是日抛型号的草纸,但凡车一加速,一颠簸,一刹车,哗啦啦散落一片。
三个懒人。
也就沈在心不得不给她俩理一理,要不然,车上更狼藉,能被雪片一样的材料纸覆盖完。
到了京都,沈在心的不适感还是有。
他窝在酒店里,根本不想出去,生怕见了熟人,自己认识别人,别人不认识自己,觉得自己无法融汇两个时空,会弄混掉,会心神错乱。
实际上没那么严重。
当年他也很宅,走的技术流,病人是多,但都是一面缘,他能认出来几个?
多数是心理作用。
二女还以为他病了,轮流陪着他。
她们到了外地有一种新鲜感,忍不住在房间里挠痒他,再给他止痒。
等开庭的日子到来,沈在心成了第二原告,但实际上他告个啥他自己也不知道,新雅的资产他动不了,信托了,尤青山也没从他身上执行到什么。
按说自己做这个第二被告干什么呢?
不过还是去了,因为法院已经执行过了,所有现在攻守易位,原告、被告正好掉了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