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殖民大明 > 第65章 银币(3/6)
。后来元就之孙毛利辉元在1584年(天正12年)臣服丰臣秀吉,成为毛利家与丰臣家各派家臣担任奉行共管,这些银子最后成为丰臣秀吉后来侵略朝鲜时的主要资金来源。

    后来1600年(庆长5年)毛利辉元在关原之战战败,被德川家康大幅减封,石见银山才被江户幕府纳为直辖领。

    大量海外白银的涌入保证了明朝货币的稳定发行和流通。明朝的官方货币是铜币,银子属于天然货币,主要看重量,但是银子相对于铜币价值高,体积小,便于携带的特性开始在大明朝成为一种流行的大面额货币替代物。

    这个时代的银子一直到清朝末年都是以重量计算价值,也就是说银子只是一种保值的贵金属。

    这个时代在东南沿海也有西班牙鹰洋的流入,不过这个时代的鹰洋不但形状不统一,重量也不统一,不同地方铸造的银币含银量也不统一,所以明朝一般都是以重量和成色计算西班牙鹰洋的价值。

    银子不仅仅是一种保值的贵金属,还是一种天然货币,还有一个最大的特性就是耐储存。也就是储存百年,银子依然可以买东西。这就使得明朝的有钱人兴起窖藏白银的习性,导致无论多少白银进入华夏都很难在市面上流通。

    到了张居正正式提出一条鞭法的时候,正式把银子纳入货币体系。所有的实物税全部被折算成银子,导致银子进一步紧缺。

    而明朝这个时期,东南经济极度发达,不管是瓷器厂还是丝绸厂,缫丝厂,等一系列工坊开始大规模出现,大量工业产品的出现愈发加剧了银荒。

    破虏堡这种制作精良的银元一出现,就得到了蒙古人和大商人们的喜爱,这种银元大大简化了交易的计算,减少了因为银子成色导致的损失。

    而且由于张家口地区范家的大力推广,很快这种来历不明的太平银元,很快成了九边地区主要的交易货币。甚至辽东一带也可以使用银币进行交易了。

    但是很快问题就出现了,那些官员,大商人,大地主又开始窖藏太平银元了。

    虽然用银子兑换太平银元要增加火耗,但是这种币值统一,耐磨抗氧化的新式货币仍然很快成了九边众人的心头好。

    甚至最近已经达到了整个九边地区,行贿必须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