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殖民大明 > 第119章 北京9(2/3)
个大明宝钞由于没有金银作为支撑,而且短时间内发行量又大,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贬值。

    在洪武八年时,朱元璋规定:一贯钞=一千文钱=一石米,但是到了洪武十八年,这个等式变成了五贯钞=半两白银=一石米。

    同样是一石米,才过了十年就涨了5倍,而且这还只是纸币贬值的开始,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到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货币更是贬值了两千五百倍。

    这种规模的通货膨胀,在华夏历史上,只有某个平行世界的熊国叶总统才能与之一较高下。

    老朱家最不厚道的地方,就在于他几乎不进行纸币回笼。

    比如政府公布了黄金、白银、铜钱的兑换比例,但是这个比例也只有在拿真金白银兑换纸币时才有效。

    换句话就是说,人们可以拿着黄金去政府换宝钞来用,但是不能用宝钞从政府换到黄金白银。

    大明宝钞的信誉就这样被彻底霍霍干净了。

    到了弘治(1470年-1505年,明孝宗年号)年间,民间对于大明宝钞的信任荡然无存。

    再从另一个角度说一说成祖朱棣是怎么打赢建文帝朱允炆的。

    当年建文皇帝朱允炆上台后,继续积极推行大明宝钞,并且规定大明宝钞为大明唯一法定货币。可是由于财政缺口很大,于是建文帝就不停印刷大明宝钞。结果印的越多,大明宝钞贬值越快。

    战争开始之后,建文帝的财政更加紧张,于是就开始使用宝钞发军饷,发军饷还是按照官方兑换比例发的。可想而知那些拿到军饷的士兵的战斗力了。

    而朱棣所在的北平由于还要和蒙元残余势力,鞑靼人做生意。

    那些人可是不认大明宝钞啊。所以朱棣手里是真的有真金白银和铜钱的。

    所以在靖难之役中,拿着废纸一样的南军士兵基本上一见北平军拔腿就跑。

    而在北平军这边,则是按时以铜钱、白银发放军饷,此外朱棣还大肆用真金白银去贿赂朱允炆身边的那些宦官。

    而朱允炆当时还在给他们发废纸。

    最后的结果自然就是紫禁城的一场大火。

    没有钱,就甭谈啥理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