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然聚满了围观的百姓。
“大人,闹起来了,已然有不少显贵去午门请愿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崔莹不由得心头一颤。
这些乡绅们终于坐不住了
大明打的仗,那可都是他们的家底!
想到这里,崔莹便不由得有些喜不自禁。
登时便跟着其余三人,匆匆的赶往了午门看热闹。
崔莹甚至能想象出,朱元璋那副气急败坏的模样了。
堂堂大明大皇帝,也不过如此啊!
一行人刚刚赶到午门,崔莹四人看到午门外跪着的密密麻麻的人头,崔莹险些直接跳脚。
“哈哈哈,诸位,大明这一次,怕是不想退兵都不行了!”
“这就是民意,民意啊!民意不可违的道理,大明大皇帝难道会不懂吗”
崔莹对于大明的这个社会结构还是有些了解的。
今日这些请愿的人虽然在午门,但是这些人在朝中多少都会有些关系。
最快今天晚上,各级士大夫的奏疏就会放到朱元璋的案头。
崔莹不由得笑盈盈的整理了一下衣冠,旋即道:“诸位,崔某乐意给大皇帝一个台阶下,只要大明愿意废黜宝钞,咱们带着国书再去见他一次也无妨。”
其余三人登时便附和大笑了起来。
整体上来讲,如果大明能跟以前一样,不用宝钞,平日里进贡换些赏赐,他们还是愿意称臣纳贡的。
毕竟这样撒币的冤种实在是不好找!
“我等与崔大人同去!”
说罢,三人登时便折返回礼宾院换了袍服之后,再次来到了金水河。
而这一次,他们是来进宫进谏的。
四人均是手持国书,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大步流星的朝着午门走去。
只不过当走到午门附近时,崔莹才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这些士绅,怎么全都穿着粗麻布衣啊
“崔大人,这事是不是有点不对劲儿啊”
崔莹也意识到了情况不太对。
这些人一个个红光满面的,显然不是穷人,但是他们恰恰又都没穿丝绸。
这说明了他们是既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