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 第241章大力发展火药(1/3)
    听到朱老大的想法之后,任以虚在一旁道:“所以是钱不够”

    朱标有些沮丧的低头道:“是”

    说罢朱标便长叹了口气道:“学生去过铁厂看了看之后,发现铁厂的工匠们,都是用秦法铸器,但是还是有些不合时宜。”

    朱标所说的“秦法”其实就是后世自媒体鼓吹的“秦代流水线”。

    越来越多的出土文物证明,在秦代其实就已经存在了,类似于流水线的生产工艺。

    但其实只要仔细了解一下那些东西便会知道,出土的那些文物,确实是流水线生产的,但这并不代表了秦代的兵器,就是流水线生产的。

    原因很简单,那些文物本就是“冥器”所以压根就没指望着那些东西,可以上阵杀敌。

    真正上阵杀敌的武器,有一个不可能绕开的步骤,那就是锻打。

    锻打的工艺,即便是到了后世,也仍旧很难保证“生产标准”更别说秦人了。

    所谓的锻打工艺,就是工匠拿着锤子,去不断敲打器物,直至器物成型。

    这个过程全靠下手的力道,纯手工锻打,不可能生产出“标准件”。

    秦陵出土的弓弩,之所以有“标准件”的效果。

    是因为这些东西不需要上战场,故而压根就没有锻打,而是用一样的模子浇铸出来的,它不是“标准件”就出鬼了。

    而这样没有经历锻打的兵刃,韧性、硬度都会大打折扣。

    秦军是绝不可能是用这样的兵器,上阵杀敌的。

    任以虚摇了摇头笑道:“朱老大,这个钱,其实可以直接花的。”

    “直接花”朱标闻言不由得一愣。

    “对啊,因为你要知道,研发武器而发明的生产工艺,可不仅仅只能应用在武器上,同样也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就像是火器用的火药,难道就只能造火器吗”

    “实际上火药在开山建桥方面,也带给了天下百姓极大的便利啊!”

    “除此之外,还有在采矿方面,同样也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在采矿,还是在建桥方面的应用,都丝毫不亚于应用在武器上的收益。”

    “只要是新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