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的联想到了一个,大明最为合适的橱窗。
琉球!
如果说东夷、高丽之流,乃是大明属国的话,琉球其实更像是大明的一个属地。
自大明洪武五年开始,琉球三岛中山王,便开始向大明派遣使者习中原文化,奉明为天下正朔。
最为关键的是,东夷、高丽两国,也仅仅是习汉字,各自仍有自己的语言,最多是公卿勋贵以讲汉话为荣,但是琉球截然相反。
据史料显示,在中山尚氏遣使西来朝贡大明之前,琉球全岛已有大量的闽浙两地渔民栖息,百姓语言也多以闽南口音为主。
明万历二十二年,苏州府推官袁可立率水师舟船巡海,琉球百姓拦船鸣冤,袁可立受理登案,整饬吏治,琉球百姓皆奉若神明,立生祠祭之。
万历三十七年,萨摩引精兵三千,掳其王,迁其宗器,大掠而去。
琉球王身陷囹圄被迫向东夷称臣,仍冒大险遣使入京,提醒大明警惕东夷。
天启初年,使节至京,天启命已官至兵部尚书的袁可立再度巡海,琉球方得复国。
琉球虽为藩属,实乃苍海遗珠。
直至战败前夕,东夷人因畏惧具“琉奴”引“汉人”清算东夷为由,降玉碎之令,直至西洋人登岛,东夷人屠琉球百姓二十六万。
至此遗珠蒙尘,故国不复。
对于朱标来说,这个几乎与大明同文同种的藩属,是最为合适的扶持对象了。
朱标微微颔首,点头道:“谢先生,学生晓得了。”
说罢,朱标便径自朝着小院外面走去。
小院中,朱元璋望着朱标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由得喃喃道:标儿,你可切莫辜负了咱跟天下百姓,对你觊觎的厚望啊。
李善长、徐达等人也没有走多远,就是留在了军机房内。
随着大明宣布变法以来,朝廷的事情愈发的繁杂了起来。
尤其是在面对商贾施政时,稍有不慎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李善长等人自然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不多时,朱标便径自推开了军机房的大门走了进来。
见朱标来了,众人赶忙起身行礼。
朱标赶忙打断了众人的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