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上船只往来如梭,水汽氤氲间,远处洋行高楼的钟声敲响三下,清脆悠远。沈洛正倚靠在宽大的办公桌边,手中一份来自《华洋日报》的英文报纸被他随意翻看着。纸面上,一个醒目的标题占据了整整半版:“中国电影的奇迹——《鸿雁归》轰动全球”。
这一切来得如此迅速,却又在沈洛意料之中。《鸿雁归》自上映以来,以细腻的情感、动人的叙事,以及处处贯穿的民族精神在国内掀起一股观影狂潮。然而,让他倍感惊喜的是,国际媒体也罕见地投以了热烈关注。报纸上洋人记者的文字,既满是对影片艺术水准的赞赏,也暗藏对中国电影崛起的惊叹。
“先生,刚刚收到来自美国派拉蒙公司的电报。”张铭吉快步走入房内,手中捧着一封刚译好的信件,“他们提出,希望购买《鸿雁归》的国际版权,并建议开展长期合作。”
沈洛接过信件,目光一扫,嘴角勾起一丝笑意。“派拉蒙?来得倒快。”
“何止是快,”张铭吉推了推眼镜,语气中难掩兴奋,“据说连英国的高蒙公司也有意洽谈,他们甚至愿意为下一部影片提供资金支持。”
“这是一次机会,但同样也是考验。”沈洛沉吟片刻,将信件放下。他的目光掠过窗外,黄浦江的波光中映衬着上海滩万国建筑的轮廓,那些西方势力长久以来盘踞在此,如今,却因一部中国电影主动伸出了橄榄枝。
苏珈婉的声音从房门外传来:“洛哥,这次是你的胜利。”
沈洛回头望去,苏珈婉一袭浅绿色绣花旗袍,衬得肌肤胜雪,明眸含笑。她纤纤玉手捧着一本厚厚的国际影评杂志,书页间一张剧照隐约露出,是她在《鸿雁归》中那场落泪告别的镜头。
“这不仅是我的胜利,也是我们的胜利。”沈洛起身迎上,将杂志翻看片刻,眼中掠过一丝欣慰。他指尖点着剧照笑道:“这一幕,多少人看得泪流满面,这就是电影的力量。”
苏珈婉微微颔首,眉宇间却带着几分忧虑。“可是洛哥,你想过没有,外国电影公司找上门,未必只是合作那么简单。他们可不希望看到中国电影崛起,更不希望我们的民族精神被带到国际上。”
沈洛闻言,神色一凛。他轻轻搁下杂志,语气沉稳:“正因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