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就必须等到咱们将卫19上的鱼获全部卸下来,转运到冷藏区那边去,花费的时间可不少,孙老板和秦老板那边没有问题,秦轩跟魏总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可港岛的黄老板就有很大的影响了,需要尽快装车,开始发车运到深南市那边去,然后过去港岛,还能赶得上午市和晚市,早市是没有机会了。”
“就在鱼市这边装车吧,优先给黄老板过秤,让他的冷链车先装走。”
“等下我会跟其他的几位说一下,让黄老板先来。”
卫宏要考虑自身的情况,也没有忽略鱼商们的情况,最好是两全齐美,你好我好大家都要好。
“行。”
卫二叔闻言,感觉侄子说的很有道理,大鱼贩大鱼商很方便,他们也很方便:“那我就不调整轨道了,通知码头那边继续下鱼。”
“稍等…”
卫宏拿起笔刷刷的写下,这个时候可不管字好不好看了,写的是各大鱼商找他预定的鱼类数量,只写了一个大概,根本没有办法写全。
因为有几种鱼,各大鱼商并没有先预定,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基本上都会要。
至于说预定的数量,之后多与少肯定有偏差,他们不可能说鱼商们预定多少,就秤多少给他们,有时候多一点,有时候少一点,多一两筐鱼,或少一两筐鱼很正常。
去按照预定的量来秤,太麻烦太繁琐。
更何况,从渔船上卸鱼,再用轨道平车运过来这边,渔船上的人也没有办法把控,只能是一个大概。
故而,他写出来的各大鱼商预定鱼类和数量,只是一个参考值,自家二叔必然会灵活安排。
“其他的鱼,也弄过来一些,到时候他们想要就拿,不过不要太多,本来捕到的就不多,拉过来多了,让他们全部要走,接下来就不太好操作了。”
卫宏多说几句,主要还是从大局出发,考虑的是卫村渔港码头的运营问题,捕到的鱼类量少,要有限制的开售,不能无限制,不然一下子被买空,就会导致接下来那些小鱼贩们可选择的不多,毕竟单一影响到整体的经营:“这方面二叔您来把控。”
“好。”
卫二叔也清楚侄子为了村里的这个渔